移至主內容

OPENBOOK閱讀誌 為大眾篩選優質書籍

2020/10/16 22:35
2,654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王詠婕/台北市報導】市面上包羅萬象的書籍,該如何找到最令你動心的那一本?承襲著過去中國時報《開卷》版為大眾選好書的精神,OPENBOOK閱讀誌的書評範圍涵蓋了文學、科普類書籍,並以網路作為和讀者交流的媒介,幫大眾挑選具可看性的文本,致力於推廣人人都能看的「好書」。

書評轉型網路媒體 持續推廣紙本書

「每個媒體在面對時代的考驗時,它都必須要面對一種衝刺、轉換和一個求生的過程。」由於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停辦後,原為《開卷》版主編的周月英,秉持著熱愛書籍的心,成立了OPENBOOK閱讀誌擔任總編輯,並採用和現代讀者熟悉的網路形式,將專業的書評呈現給大眾。

周月英就讀政大哲學系時,為了將抽象的理論能實際被運用在生活中,於是考取了政大的新聞研究所,試圖找到和社會大眾有效溝通的方法。而周月英畢業後,進入滾石文化擔任《光碟購買指南》的雜誌主編,也因為這個工作經歷,讓她有機會接觸到互動媒體,也發現自己對資訊管理的興趣,為之後進入時報出版工作前,打下了對數位媒體的建構基礎。

一九九八年時,周月英進入時報出版後,參與製作時報出版為作家村上春樹設置的官網——村上春樹的網路森林,這是當時第一個為國內外作家建立的官網,也因此在網路上引起一陣討論。

二OO三年,周月英始進入中時《開卷》版,直到二O一二年時,周月英擔任《開卷》版主編,除了和出版社聯繫、書評企劃等例行工作外,固定會舉辦的活動包含年底的開卷好書獎評選,以及安排好書獎書展,讓得獎的作者去各地演講、推廣。

二O一六年,《開卷》版的編輯團隊集體離職後,改由其他報社人員接手 ,少了透過專業人士,例如:作家、學者等的評選過程,開卷好書獎也隨之停辦。由於開卷好書獎的審核過程嚴謹,對出版社來說,是對書籍的高度認可。因此在網路平台上,不論是讀者、創作人或出版社,皆為開卷好書獎的停辦感到惋惜。於是,在網路平台上開始出現期待書評媒體成立的聲浪,而透過這些愛書人士的鼓舞,周月英選擇了能和讀者直接接觸的數位媒體,成立了OPENBOOK閱讀誌。

即使平裝書不再是閱讀的唯一管道,OPENBOOK閱讀誌仍為書本品質的把關貢獻一份心力。OPENBOOK閱讀誌每週會邀請不同的學者、專家選出推薦書單,製作懶人包形式的「OB短評」,並提供書本的超連結,方便讀者搜尋,再從中挑選具社會關懷和藝術性的書籍撰寫長篇書評,像是《報導者》的記者張子午,集結他深度報導精神病患的事件和議題,寫成這本《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病患的距離》。不但採訪其親友、社工及醫護人員,還跑遍了法庭、收容機構等處。這本書入選OB短評後,被認為具有和社會大眾溝通的必要性,而邀請作家張亦絢撰寫成長篇書評。

長篇書評標題中的:「我不知道如何去愛」,對比三浦綾子的《我知道如何去愛》的書名,書評中比喻人們在不了解他人的精神疾病時,不知道如何去接納而產生的複雜感受;「我不知道如何去愛」在書評中被張亦絢解釋為:「總是學習、總是準備、總是重新開始」,嘗試學習該如何接受、擁抱他們。閱讀誌留有讓讀者省思的空間,不把書摘寫於文內,試圖將親身閱讀的樂趣導回給讀者,維持了其專業和客觀性。

除了成人書籍外,童書也是OPENBOOK閱讀誌關注的區塊。OPENBOOK閱讀誌主編吳致良認為,童書的議題比成人書籍相較保守,在道德意識的界定也較常會受到討論。除了注重童書對教育的功能性外,OPENBOOK閱讀誌同樣注重書的藝術性,因此每個月會挑選在當月出生的繪本大師,撰寫「兒童繪本大師」系列報導,從更多元的角度看待童書。

照片

OPENBOOK閱讀誌主編吳致良。                                                                       攝影/王詠婕

閱讀誌在九月推介的《好奇猴喬治》為雷伊(H.A. Rey)夫婦所畫,雷伊和妻子最初在一九二O年代時於德國相識。德國歷經一戰後,雷伊為躲避漸漸崛起的希特勒政權,於是去找在巴西擔任出口商的姐夫幫忙工作,而雷伊也在里約熱內盧和他的妻子重逢,不久後兩人就結了婚。

熱愛藝術的他們出版了第一個作品:《抽獎和九隻猴子》(Raffy and the nine monkeys),喬治正是在這作品中竄紅的一個角色。喬治早期從非洲叢林被誘捕至美國的動物園,逃出來後的牠仍像孩童一般,個性活潑且對任何事物都抱有好奇心,也四處惹麻煩,但最後總是會被身邊人解救。後來,因德國的反納粹主義興起,身為猶太裔的他們一路輾轉逃往紐約。過程中,由於說話帶有德國口音,雷伊一度在邊境遭到拘留,但因檢查人員認為:幫孩子寫故事的應該不是壞人,兩人就被放行了。

「喬治」這個角色不僅讓雷伊在入境時幸運的過關,也反映了他的心境;因反猶太主義的興起而顛沛流離的雷伊,從不失去對天文、動物生態皆抱有像喬治一樣的好奇心,也讓讀者能將雷伊的人生經歷,透過角色塑造投射到他的作品當中。

乘上科技潮流 迎接閱讀E時代

最初轉型成網路媒體時,演算法的變化是困難之一。Facebook、Instagram為台灣主要的大型社群網站,經常用來轉發新聞。但是,演算法會直接影響報導的能見度,於是OPENBOOK重新設計網站,也更加注重下標的關鍵字。OPENBOOK閱讀誌主編吳致良表示,這也是經營獨立媒體的一大困難。

OPENBOOK閱讀誌在科技趨勢下,嘗試打造跟讀者更緊密的連結。OPENBOOK閱讀誌推出人物專訪,受訪對象涵蓋了文學評論家、編輯、作家等,例如:聯合文學總編輯周昭翡、兒童文學評論家林真美、作家李屏瑤,還邀請了創作歌手9m88,並結合時下流行的Podcast,只要有一副耳機,就可以隨時隨地收聽;當9m88談到在紐約的求學經歷,她透過和主持人的對談,完整敘述了在紐約的所見所聞。雖然文字內容幫讀者為半小時多的訪談做了摘要,但Podcast的訪談形式卻呈現了文字較難帶動的故事性。周月英表示:「時代它創造了一個對市場極大的挑戰,但是如果市場能夠迎向這個挑戰,它就可以開創出更多的可能性。」

「OPENBOOK年度好書獎」 延續時代的記憶

「是好書,也是好看的書。」為吳致良對年度好書獎所下的註解。因此,OPENBOOK不會選擇太過艱澀的學術性文類,讓閱讀不受城鄉差距的限制,使大眾能一同享受閱讀樂趣。除了挑選難易度適中的書外,為了讓讀者能從書中獲得啓發,OPENBOOK閱讀誌會選擇可帶動文化提升的書籍。文字工作者盧郁佳受閱讀誌邀請,為二O二O年被改編為戲劇的小說——《彼岸之嫁》寫了長篇書評。

 

故事背景為一八六O年代時,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有一群華人移民定居,而主角潘麗蘭雙親是經商致富的華人,但母親因天花逝世,父親也為此毀容。於是,家道中落的潘麗蘭被身為地方首富的林家提親,卻因家中貧窮,而只能和過世的富二代林天青冥婚。潘麗蘭的父親表示,不在意愛情,冥婚可以讓他這輩子不愁吃穿。「婚姻是個沉重的題目,是一樁在孝道、經濟現實和愛情之間平衡的交易。」盧郁佳在書評中以這句話回覆潘麗蘭的父親對婚嫁的看法,展現了即使實現婚姻自主的現代,人們也須思考在愛情和「麵包」之間的多重考量。

 

OPENBOOK年度好書獎的評選制度延續了中國時報的「開卷好書獎」,獎項分成:年度好書、最佳童書、美好生活書及最佳青少年圖書。對吳致良而言,年度好書獎不僅是一個獎項,更能體現出社會的氛圍,可以從中挖掘現代社會所關懷的議題。因此,吳致良認為,書籍的推廣可以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

 

OPENBOOK好書獎的另一意義在於:它關注的不僅是書籍本身,也會注重作者歷年來的突破:二O一九年OPENBOOK年度好書獎中,小說類得獎作品《雲山》,即是認可作者陳淑瑤超越十年前出版小說——《流水帳》的認證。而文本類型於社會的意義,也是評選的條件;像是非文學類得獎的科普書之一:《打開演算法黑箱》,揭示了人們對演算法的依賴,以及讓身處科技時代的我們,反思人類和演算法間的使用關係。因此,年度好書獎更像是朋友之間共享的概念:將一本極具推廣價值的原創作品,介紹給喜愛書籍的同好,也為書籍市場創造更大的閱讀需求。

照片

「OPENBOOK年度好書獎」評選標準。                                                        製圖/王詠婕

照片

2019好書獎頒獎典禮。                                                           照片提供/OPENBOOK閱讀誌

連結書市網路 找出新型閱讀型態

OPENBOOK閱讀誌除了經營媒體外,吳致良認為他們也是在經營一個閱讀社群。OPENBOOK閱讀誌會和各大出版社、書商、圖書館及獨立書店等聯繫,推薦評選出的優質書籍,進而舉辦聯展。今年八月時,OPENBOOK閱讀誌策劃《椰子的葉蔭》中譯本的新書發表會,邀請了本書譯者、政大台史所博士蔡思薇和作家吳明益,舉辦一場讀者和學者、作家間的對談。吳致良說:「我們也實在花太多的心力在『選好書』這件事上,所以我們希望讓『選好書』這件事變得更有效率的擴張。」

除了線上經營外,OPENBOOK閱讀誌也會善用社群媒體,例如:OPENBOOK閱讀誌會在網站中撰寫報導,透過超連結的方式,幫讀者快速找到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談及閱讀趨勢的演變,即將到來的5G時代,使得AR、VR及MR等虛擬實境的畫質,能因網速的提升,得到有效改善;周月英認為,這將是未來閱讀文本的新型態之一。同時,閱讀形式的演變也是OPENBOOK閱讀誌今年所關注的議題。不論是閱讀誌正在發展的Podcast節目,或是介紹各式書籍,並提供個人觀點的知識型Youtuber,她都看作是多元閱讀發展的一部分。周月英表示,書市或傳統的出版人,應該要往前眺望、迎接新科技所帶來的可能性,就更有可能走出閱讀型態轉型的困境。

照片

《椰子的葉蔭》新書對談,聚集一群愛書的人們。照片提供/OPENBOOK閱讀誌

採訪側記

閱讀型態透過科技不斷的轉變,但熱愛文字的心於OPENBOOK閱讀誌來說,卻是不變的。在訪談過程中,可以瞭解到他們對推展原創書籍,以及對書市發展的期盼。透過和大眾更為緊密的網路社群,以及定期舉辦的活動,讓我們更能感受愛書人的用心。

 

台北 大安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