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戲說台南 阿伯樂戲工場給居民一個舞台

2020/10/14 20:00
3,220次瀏覽 ・ 8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楊岫恩、唐德容/台南市報導】「囝仔囝仔看著真勾錐,大人攜咧去呷冰,天氣天氣熱佮凍未條,一人一支枝仔冰。」一群身穿白色襯衫、深色褲子的演員們,站在舞台上,一邊唱著朗朗上口的台語歌謠,一邊隨著音樂舞動身體,排成隊形。流暢的演出和演員們自然的默契,讓整齣劇看起來和一般的戲劇並沒有什麼不同,若是無人提起,或許沒有觀眾會發現,這些在舞台上唱跳俱佳的人們,其實並不是專業的劇團演員,而是參與阿伯樂戲工場「社區劇場工作坊」的居民們。

劇場與我們的距離

從早期的布袋戲到現代的劇團,劇場在台灣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但說到休閒娛樂,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出門看場電影,或是租DVD在家觀賞,鮮少有人會願意買張票、坐下來,好好看一齣戲。之所以大家不願選擇戲劇,不僅是因為劇場票券價位較高,另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現代戲劇討論的議題多較抽象,難免令觀眾覺得有距離感,缺乏共鳴。

為了讓更多人願意走進劇場,阿伯樂戲工場決定拉近大眾與戲劇的距離,開設社區劇場工作坊,透過專業團員授課,教導民眾如何演出自己的故事,將戲劇帶入到觀眾的生活裡面。

照片

阿伯樂戲工場的相關資訊與介紹。                攝影/楊岫恩

在地劇團 演出屬於台南人的故事

阿伯樂戲工場於二〇一四年在台南成立,成員多為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畢業生,團名之所以取名為阿伯樂,正是自台南大學校花「阿勃勒」的諧音而來,團員或多或少都與在地有著相當程度的連結,他們也相當關心台南的文化和歷史,透過「社區劇場」的模式,用一場場戲展現了人與這片土地的情感與記憶。

「我們劇團在做的主要有兩件事。」團長簡翊修說,「第一是傳統的劇場展演,第二是應用戲劇。」簡翊修進一步解釋,應用戲劇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們把「戲劇」這項元素帶入生活,包含教育、博物館、社區等場域,像是以議題帶領孩童做討論與演出,或是讓台南歷史博物館的導覽員參與戲劇培訓,用「演」的方式將館內藏品的背景介紹給看展的人,使「導覽」這件事不再只是「說者有心,聽者無意」。

阿伯樂戲工場近年進行的應用戲劇場域,主要以「社區」為主,他們會進入到社區,召集當地的居民、與他們一起工作,每週日也會進行相關課程,上課內容先以肢體練習開始,接著透過練習的過程讓他們慢慢分享屬於在地的故事;最後透過專業的導演、編劇彙整編排,形成一個完整的作品,讓這些居民參與演出。

照片

阿伯樂戲工場將戲劇推廣至大眾不遺餘力。製圖/楊岫恩、唐德容

以麻豆為中心 編織在地記憶

麻豆位於台南市的中央,在地區的歷史上亦是重要的發展起點。「麻豆」此名就是取自平埔族語的眼睛、樞紐之意,此地之於台南,有非常重要的歷史與文化淵源。阿伯樂戲工場便以此為題,於二〇一七年推出作品《糖甘蜜甜》,故事中以「甜味」為媒介,將麻豆總爺糖廠的發展歷程穿引成章,一幕幕的告訴觀眾從前人們種甘蔗、追五分車的記憶。雖然現今的總爺糖廠已不再運作,規劃成了總爺藝文中心,這齣戲的產生,也使民眾對糖廠的記憶不再只是吃冰,而是有聲有色的活在心裡。

在《糖甘蜜甜》獲得好評後,阿伯樂戲工場持續與麻豆總爺藝文中心合作,從田野調查開始,與麻豆當地居民一同工作,引領他們口述分享自己對麻豆社區的情感、記憶,以及從小到大體察到的地方改變、對在地議題的觀點。簡翊修說:「在這些人的生活經驗中,他們小時候的總爺糖廠是有在運作的。」因此,阿伯樂戲工場以總爺糖廠運作的時間線為主軸進行發想,以各自的生活經驗形成一份記憶地圖,再將這些故事創作成劇本,並讓居民們擔任劇中要角,參與演出促成二〇一九年的社區劇場作品,《記憶的編織》。

《記憶的編織》與裝置藝術家曾啟庭合作,以毛線為素材,帶領演員們織成大型麻豆街道地圖作為舞台的背景,整齣戲由居民的記憶片段組合而成各場幕,講故事的主角則和其他表演者一邊演,一邊當旁白說出自己的故事,在每一幕結束之後,他們便會把自己織成的像是瓦、磚、水瓶等象徵物件,輕輕掛上背後的地圖;這些象徵物件代表記憶的空殼,而透過住在麻豆不同地區的居民將物件掛上,同時也代表大家生活的軌跡交相拼湊,完整麻豆的記憶。

透過歌舞、肢體,居民不同的生活經驗躍然於舞台。《記憶的編織》整齣劇分成幾個段落,「撿柚花念白」段落中,演員輕輕蜷曲著手腕,生動地模擬柚子花落地的姿態,配上「那當時大家經濟較不好,就會撿柚子花來賣,規家伙仔攏出動(全家都出動),囝仔也要湊相工(小孩也要幫忙)。」的台詞,早前物質條件不佳、全家出動賺錢的景象,霎時呈現在觀眾眼前;而「文旦柚之歌」中,「輕輕仔承(輕輕拿起來),輕輕仔放,當作是咱的寶貝」的歌詞,配上演員小心的動作與神情,描摹出當時把文旦當作「綠黃金」的榮景。最後以總爺糖廠沒落,但在各方藝文人士奔走下,成功賦予糖廠「總爺藝文中心」的全新身份作結,用大人、小孩對糖廠共同的回憶──吃冰作結。麻豆過往的風華榮景,有聲有色地被帶到觀眾面前,表演者的深度投入,帶來了無數的感動,也幫助更多人更加了解「麻豆」這塊地方。

《記憶的編織》之後,阿伯樂戲工場不再侷限於麻豆此地,今年他們推出了為期三年的《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社區戲劇工作坊。曾文溪是台南重要的溪流之一,沿岸有豐富的生態,流經之處更供養大量的人口,建造於其上的麻善大橋與西港大橋更是對麻豆的交通有著重要的影響,但以前經常氾濫,河水經常改道,所以舊稱為「青瞑蛇(盲眼的蛇)」。居民傍溪而生,在麻豆人的記憶中,有許多與遷徙、戲水相關的回憶,因此曾文溪有非常多的名字,「一個名字就代表著一個故事。」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即是由各式各樣的生活經驗累積而成。

照片

居民在《記憶的編織》中認真演出。                                           圖片提供/阿伯樂戲工場

我演我自己 社區劇場工作坊

阿伯樂戲工場開辦的社區劇場工作坊,透過每週一次的上課時間,先引導參與者敞開心胸,互相分享、敘述自己在這片土地上成長的故事,再由劇團工作人員將居民們的故事編製成戲劇,接著劇團會安排肢體訓練、歌唱練習等課程,教導民眾如何在舞台上展現最真實的自我,演出屬於自己的一場戲。

和一般劇團演出相較,社區劇場由演員演出自己真實的生活經驗,即使是素人演員,也能夠表現出自然而不造作的演技,而社區劇場的劇情更是貼近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不會因為劇情深澀難懂而令觀眾難以融入。除此之外,社區劇場也會透過劇情安排,讓台下的觀眾針對在地議題進行省思,例如透過戲中橋段,討論關於當地歷史古蹟、文物的去留,讓民眾不只是開心地走進劇場看戲,更能夠在謝幕後滿載而歸。

團長簡翊修說,通常會來參加工作坊,並且經常看戲、對戲劇有足夠程度熟悉的人,通常都是擁有較多時間,也要一定程度的金錢。因此,來參與課程的成員,多以即將或已經退休的人,以及家庭主婦為主。

今年的社區劇場課程,以《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為主題,有鑑於前兩年的舞台演出名聲遠播,今年吸引了更多當地居民前來參與。簡翊修更提到,今年報名參加工作坊的人,有三分之一是年輕人,這些人有的是在外求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有的則是新婚定居於此。透過社區劇場的活動,年長者看見了年輕人看待事物的不同觀點,年輕一輩也彌補了那些未曾經歷過的時間斷層。

一日劇場人 終生劇場魂 

對參加的居民來說,工作坊是一個新鮮的體驗,因為他們普遍沒有接觸戲劇的經驗,一開始也需要耐心的引導他們主動分享。隨著課程進行,民眾也被激發出熱情,同時積累深厚的友情。

照片

《記憶的編織》演出後,成員們依舊念念不忘。     圖片提供/阿伯樂戲工場

簡翊修說,以往劇團總是會自備小點心,讓參加者在休息時間享用,但到後期,居民總會熱情地帶著自家耕種的作物,或是其他食物來互相分享;除此之外, 今年回來參加的一位成員,原先因為不是在地人,加上口吃、說話不清楚,上課時總說自己沒有什麼好分享的、不願意主動參與。但是慢慢地,隨著工作坊的課程引導,他也有了相當顯著的改變,不只願意開口分享自己的故事,甚至主動幫助新加入的同學融入環境。

而談到社區劇場帶來的最大改變,簡翊修認為是活動結束後,民眾也願意持續關注戲劇,只要有戲劇演出資訊,必會有人分享至群組,相約一同去觀賞,不會因為課程結束後,群組也隨之沉寂。

從生活出發 翻轉戲劇的刻板印象

去年的社區劇場工作坊當中,最特別而溫暖的一幕,是劇團的舞蹈設計正為麻豆人,他的母親一直以來都對兒子的工作充滿好奇,藉由報名參與社區劇場工作坊這個活動,她看見了兒子不一樣的一面,知道他在大學中學習了什麼,以及他工作的樣子。社區劇場的演出中,更安排了一段母子共舞,整體氣氛相當溫馨,不僅讓母親對戲劇、對兒子的工作深入了解,更促成了母子之間深厚的情感交流。

社區劇場除了讓參與者站上夢寐以求的舞台,講述自己的故事之外,更讓參與者的親朋好友,以給予他們支持、鼓勵為初衷走進劇院。因為社區劇場的劇情元素從生活出發,參與者的親友憑藉著自身成長經驗,以及對這片土地的濃厚情感,不僅每個人都能看懂故事內容,甚至會對摘取柚子花賣錢、偷採甘蔗來吃等劇情引發共鳴、產生感動,,翻轉過去認為戲劇進入門檻高的刻板印象,提升更多人投入戲劇,走進劇場觀戲的意願。

走向國際的在地化劇團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不僅喚起老台南人對地方的深刻情懷,也藉此培養起出一批願意支持戲劇的觀眾,但阿伯樂戲劇工場不以此為滿,他們希望未來能朝青年劇團的方向前進,加深年輕觀眾對戲劇的認識,更期許自己能朝國際化的方向前進。

簡翊修說:「我們要達到國際化前必須在地化,我們必須很認識自己的文化是什麼、很認識台南的這些事情、很認識台南的這些文史或是地理等相關的東西之後,我們在國際化的過程裡面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

照片

台南大大小小的藝文活動,幾乎都可以在場刊上看到阿伯樂戲工場的身影。  攝影/楊岫恩

阿伯樂戲工場認為,所謂的「國際化」,就是能形成所有人共鳴的事物,而「在地化」就是某群人所發展出來的一個特色或是關注的面向,因此,他們持續以「能夠代表台南」為目標,希望像阿勃勒一般,在台南開枝、盛放。

採訪側記

這次的採訪過程中,我們充分地看見阿伯樂戲工場對戲劇濃厚的熱情,以及他們對於在地文化跟歷史的關心,最重要的是,他們提供了一個現代且新穎的管道保留了重要的土地記憶。

台南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