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人撐香港 「不能登的我們登」
文字、攝影/記者何宇軒
中國全國人大在今年(2020)通過香港《國安法》,牽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劇烈變化,也讓國際與在地媒體,思索未來新聞及出版自由的出路。而鄰近香港、同時也受到中國威脅的台灣,必須如何因應、以及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協助香港捍衛民主自由?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等團體聯合舉辦「台灣記者撐香港——台灣如何幫助國安法陰影下的香港」座談會,並提出5點共同的政策倡議,分別是:
- 積極吸引國際媒體將香港辦公室遷移到台灣
- 廣開大門,接納香港傳播、文化界人士
- 延續香港的出版自由
- 藉助香港人才發展影視業
- 讓香港的「中國研究」能量在台灣生根
鏡文學文化組副總編輯李志德(上圖)表示,由於香港的國際能見度高於台灣,台灣受到中國霸凌的狀態,其實是藉著香港的事件被世界看到,而受到國際警惕。台灣聲援香港的舉動,並不是因為「左膠」,而是國際現實下的策略。除了是人道議題,也是對台灣有利的舉措。
針對上述5點倡議,李志德說明,在「吸引國際媒體將辦公室移到台灣」方面,像是資安、財務環境都是台灣的優勢,因為像香港的獨立媒體,帳戶可能就會被查扣。對台灣的媒體環境而言,若引進嚴謹的外媒,讓學生畢業後到其中服務、接受嚴謹的新聞實務訓練,也對就業環境有幫助。目前因為中國新聞越來越重要,很多國外媒體都逐漸開設中文網站,這些學生日後成為中文網的高層,對台灣也是一項長期戰略。
在出版自由方面,李志德提到他之前服務的單位(編按:端傳媒)要印製紙本出版品時,在香港竟然找不到印刷廠願意印,因為大部分廠商其實都設廠在深圳等地,後來乾脆拿到台灣印。李志德回憶,當年在爭議服貿協定的時候,民間團體就有提到印刷業可能會面臨類似問題(編按:被中資把持而侵害言論自由),當時執政的馬英九政府都不相信,但這些問題在香港都真的發生了。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上圖)也認為,目前對香港媒體來說,就像一把刀懸在頭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劈下來,那台灣可以怎麼做?邱家宜說,台灣可以做香港記者的外援,若香港媒體採訪到的新聞不能夠登,或登出來會被刪改,可以拿來台灣媒體登,「他們不能登的我們可以登」。因為台灣用的也是繁體中文字、又有新聞自由,若外媒覺得有內幕性、權威性,也會轉載,就能透過台灣讓外界知道香港的狀況、讓全世界注意台灣、讓台灣的價值被世界看到。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