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轉貼:誰用鐵拳打造公廣集團之根基

2010/01/06 12:00
3,673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程宗明
 
同事慧宜是一個有個性與理想的員工,談論董事會事務我應該也有同樣熱情與社會分享目前董事會的治理論辯意義。首先我應當有資格澄清一件事:12月28日董事會挑燈夜戰七小時,不是只有重新選舉董事長案 (再次重申沒有改選案,所有董事都有資格投入下一波競選),還包含議程上諸多項目:
 
一、本會議事規則第三條委託出席效力
二、員工年終與績效獎金案
三、原住民族與客家電視台台長遴選規劃案
四、原住民族與客家電視台2010年營運計畫書案
五、2008年總經理年度考核案疑義之後續處理
六、本會董事長重新選舉案之程序待辦事項
所以本次會議歷經諸多討論,而且包含一位監事提出稽查意見書。其中剴切陳詞,使用最多討論時間者,員工可以進一步瞭解,就知道非慧宜指陳的諸位董事,而是另有其人。為何有點冗長討論的印象,其實本次會議非只討論重新選舉一案 (還有以上六案),而提案董事也非窮其所有精力耗費寶貴時光於一案。重新選舉此事自八月提案至今,許多理路已明,非提案但為相關當事人,若想發表長篇感言,本於包容不同意見就當尊重,但頃刻轉為耗時較長的討論,也是我們當學習民主議事的功課,應當珍惜,請多加理解。
 
此外,有關重新選舉的重大意義,我想當然有之。正如我在八月指出,在第二批增聘董事進入治理之前,我們已經發覺第四屆董事會治理以來,諸多重要事務沒有主張與紀錄:公共廣播電視修法版本、公共廣電集團發展整合規劃、公廣集團2008年公共問責報告、行政立法向公視重大質疑事件之回覆、經理法人年度考核之結果、新聞平台與空間規劃爭議之解決方案。這些問題不是苛責與團隊之怠惰,而是疑惑是否董事會治理方向已經偏航或自我猶豫當中。
 
那團隊努力付諸於何事,我想如慧宜所說如收視指標提升與觀眾肯定,但是我們也不能不見,前三屆董事會努力治理下來的社會信任與維繫逐漸流失與斷裂,因上述的問題。顯然何者為重,大家自有不同看法,這是路線之爭,而良性的作法,我們提案董事認為就是「重新選舉」。在公共場域上,重啟重大方針對話,提出具體治理看法,尤其公共化的再造工程如何能重新強化與優先推動,我想就這方面大家抒發己見,何不一同良性競逐治理方向的掌舵權。
 
我們要如何向社會交代 (所謂董事會的治理大方針)?我提出我的看法,相信也會同理能說服支持的董事、員工、媒改團體、民間組織、行政立法的支持者,如下所列,請指教:
 
一、持續推動公共廣播電視法修法,凝聚內部公廣集團員工齊力完成媒體標竿目標,以贏得行政立法、媒改社團與公民社會的支持與認同而三讀通過
二、未來依法如需要遴選集團或法人經理代表,不以衝撞為改革依據,強化領導力、士氣激勵、良好社會關係、公共廣電知識、國際觀、民主化內涵作為經理人才聘用的標準
三、以集團規劃與發展為本,進行數位發展計畫資料庫與新聞自動化建置。相關施工建置,依法建構公共化電視環境,妥善維護新聞專業自主,追求優質新聞資訊服務,使公廣新聞平台成為旗艦服務的先聲
四、董事會依公視法授權,代表社會各界監督公廣集團經營,持續依據公民承諾書進行資料公開、接受檢驗、以及定期檢視評估服務績效,並與關心公廣發展之社會團體保持良性與定期交流
五、奠基於新聞與節目現有收視基礎,重新全方位開展台灣公共廣電服務的功能,包含:協助媒體發展政策制訂、引領數位轉型、豐富文化教育傳承、提供產業人才培訓、暢流產學合作研究、推動台灣走入國際社會等
六、以正面均衡之態度,重新檢視公視十年發展之成果,藉此鞏固公視治理的一致性,同時維繫各層面公視之友的向心,贏造健康的公眾關係
七、以公視獨立自主、專業負責的態度,依法重新修補與行政立法之關係,從國際潮流與比較制度的經驗,兼顧公民社會孕育與國家產業發展之需求,努力織構雙方就民主化推動的最佳伙伴關係
 
歷史關頭,大家都勇敢站出來,說話向台灣民主化歷程負責。公視法賦予董事之重責,全職綜理會務之董事長當然重要,不是在換位子而是再確認一種符合今日社會信任、產業轉機、政治意願 (political will,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開認定的公共化成功因素) 又能支持公共電視正確發展的方位,唯有掌握正確方向,公共電視依法建構集團的理想才能實現而非惡夢,寄望我們員工在此激勵之下,能持續源生那種榮譽的進取精神,暢流理念化包袱為資產,希望這也是一種卑微的呼籲而非自大的想像,我們一起努力吧。
 
(作者為公共電視第四屆第二批增補之董事)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