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本土,放眼世界 - 洪山川總主教專訪
洪山川, 台北 12.02.2009
眺望未來的百年思索:洪山川總主教專訪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容請見2009年12月號《人籟》論辨月刊
----------------------------------------
從紮根本土到放眼世界,從傳播福音到與其他宗教對話。
天主教在台灣以滴水穿石的方式,讓影響力滲透到每個角落。
在慶祝天主教來台150周年的同時,身為台灣天主教會的大家長,
洪山川總主教對這間百年老店有什麼樣的省思與期許?
----------------------------------------
150年:回顧與展望
回顧這150年,我們可以說沒有外籍傳教士的派遣,就沒有台灣的傳教事業。不過如果從教會派遣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天主教與基督教的情況還是不太一樣。在基督教方面,許多教派已培養出大量本土神職人員;反觀天主教,外籍人士仍占神職人員人數的一半。
當然,這不表示天主教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力比較小。比方說十一月初第63期的《天主教周報》裡,就報導了善牧基金會的湯靜蓮修女和單國璽樞機主教獲頒總統文化獎的消息。我們可以看到,湯修女的基金會從二十多年前就開始關懷台灣社會:善牧的工作重心從最初關注原住民雛妓,到現在照顧家暴婦女與協助外籍新娘,數十年來因應本地社會的發展,不斷改變工作地點與性質。其實台灣的社會服務事業裡,天主教機構就占了一半的版圖,像是我們有五十幾所學校和十幾所醫院,這都是天主教會對台灣的貢獻。回到傳教事業來談,我們的成長率仍然遠比不上基督教。同樣從事社會事業,基督教的社工便十分強調自己的信仰,天主教則是重視個人自由,兩邊的思維和作法完全不一樣。
這樣看起來,感覺台灣天主教會在宣教方面好像比較被動。加上我們目前推動宗教對談、尊重別人信仰,不僅聯合其他宗教共同尋找天主,還主張只要人能按照良心做事,沒有信仰都可以得救——這都是幾十年前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文獻裡提過的論點——這些都讓教友人數不易增加。雖說這兩年天主教會在領洗人數上頗有進展,每個教堂都動起來,大家也很努力,但在傳教上,我們做得還是不夠。因此這150周年紀念對我來說,是用來激勵自己的。你可以追溯天主教在台灣150年的歷史,緬懷外籍神職人員如何不辭辛苦,來到這塊土地奉獻犧牲;可是我們能效法他們,派自己的人到國外去傳福音嗎?說實在話,我們派得太少,總覺得人家來這裡是應該,自己好像長不大的孩子一般。今年,我們總算派遣一位台藉神父去英國服務。雖然台灣也缺少神職人員,但我認為還是要繼續派遣下去。
遇到這個值得紀念的時刻,我們應該好好思索:這麼多年來,天主教會到底在台灣做了些什麼?現在要做的事、要加強的地方有哪些?未來又能做些什麼?如果不能好好思考這些事,慶祝150周年不過就是勞師動眾罷了。
廣度有餘,深度不足
那麼,天主教在台灣這麼久,本土化的情況究竟如何?
關於這點,可以試著從商業的角度來解釋:假使今天有個全球性大企業要把產品送到台灣,它當然要考慮本地人的需求。舉例來說,我最近迷上大型摩托車,這種機車比較適合外國人的高大身材,但台灣人會修改設計,讓它在人體工學上更符合我們的需要。還有像歐洲進口的房車,也會因應台灣潮濕的氣候加強板金防鏽。一個公司在進攻地方市場時,必定要做好消費者調查,並不時檢討自己的經營方針和策略在當地是否合用;可是公司最大的還是老闆,老闆會有自己的原則。
回到天主教會本土化的問題,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充滿本土特色的教堂。這種教堂在裝飾上跟寺廟壁畫很像,但只是外觀類似,功能卻不及寺廟來得多。在台灣,寺廟是地方百姓集結活動的場所,也是生活的中心,這些功能教會無法取代。以前天主教在傳教時,並沒有把目標放在村長或鄉長這類地方領導人身上,因為他們多半身兼當地的宗教領袖,如廟祝或是寺廟的主任委員。你要他不去廟裡拜拜,那是不可能的;可若是去了,又會被視為崇拜邪神。所以他沒有辦法信仰天主,一旦信了就無法在地方生存。這也是早期台灣天主教信仰一直無法深入本土社群、融入在地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想知道更多總主教對於台灣天主教會的看法與省思,請看2009年12月號《人籟》論辨月刊。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