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聆聽東海岸的潮聲 再拒劇團首次花蓮展演—「黑暗 潮」
2009.11.10 14:20pm
【記者莊淳閔/採訪報導】再拒劇團二○○九年推出的「黑潮樂舞計畫」,歷經田野調查與「聽見身體」工作坊兩階段的活動後,即將在十一月十三、十四日,於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發表最後展演「黑暗 潮」,以「聆聽」為主題,討論死亡與信仰,藉由音樂、身體與空間的互動,呈現對東海岸的探索與詮釋。
「黑潮樂舞計畫」緣起於導演黃思農與製作人魏念祖,在年初一趟花蓮的旅程中,「相當大程度的被花蓮的人文風景所感動,進而思考在這個地方發展一個創作的可能。」黃思農表示,「黑潮」是流經東海岸的重要洋流,這股餵養沿海生命群體的潮水,在創作過程中被轉化為一種隱喻,象徵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並以「黑暗 潮」作為最終戲劇展演的命名,帶出「死亡/重生」的雙重意涵,不僅處理劇中關於死亡的命題,同時也扣緊了「舞踏」這種表演形式。這個興起於六零年代戰後的日本,由土方巽所創立的舞蹈方式,正是藉由緩慢而強烈的肢體表情,來展現「腐朽與死亡」的姿態。
這是再拒劇團繼零七年的搖滾音樂劇「沈默的左手」後,再一次與表演者王緯廉合作,選擇以「舞踏」詮釋花蓮緩慢的城市特性,並由黃思農主導環境聲音的呈現,利用音樂建構畫面,組合外在空間與內在空間的雙向共鳴,試圖完成一種新型態的「音樂劇場」。
「黑暗 潮」描述一個前往東海岸尋找鐘聲的年輕人,探索人與信仰、自然的關係,「聆聽」與「信仰」在其中成為重要的元素。黃思農說道:「『聆聽』有兩個層面的意義,一個是『物質上』的聲音,一個是『內在』的聲音,後者也對應了人的信仰(神的聲音)。」透過劇場的表現手法,將物質上的聲音,對應於角色內在的追尋,進一步放大觀眾的感知能力,「聽見」自己。
而關於信仰,黃思農分享了田野調查旅程中的啟發,由於戲劇本身是從東海岸發想,因此跨幅橫貫花東,黃思農藉此次演出的機緣,安排了許多東部的音樂表演。「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台東都蘭部落,東海岸音樂祭的時候。我聽到了胡德夫和泰雅族的雲力思現場的歌聲,那時正是八月八日颱風過境,整個都蘭糖廠窗外都是風雨,音樂祭也轉變為募款音樂會。而我在聆聽的過程中深深意識到,颱風和原住民如此密切的關係,他們的很多親人都在面臨生命和財產的威脅,這是一個台北長大的都市人無法想像的。對於原住民來說,他們的音樂,和他們的生活是無法分割的,正如這片土地與他們的信仰也是無法分割的。來到花蓮市的過程,更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這裡的教堂比民間廟宇還多。我開始思考『信仰』和這齣戲的關係,並試著用另外一種角度看待死亡:所有生者,皆是背負著許多死者而存活。」黑潮計畫中的田野調查,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戲劇最後的呈現,這是一種劇場工作者與在地文化的雙向交流,同時也是人與土地間的相互辯證。
製作一個跨地域的表演計畫,所需費用相當龐大,在經費與資源不足的情形下,再拒劇團除了以文建會的駐團辦法支持計畫,也同時向花蓮地方藝文團體尋求協力合作,並與東海岸文教基金會、O’rip旅人工作室等單位進行串連,以「從秋到冬的音樂戲劇小團圓」為主題共同宣傳,企圖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由民間團體合作發聲,喚起當地民眾的關注。
然而龐大的旅費、人力技術,與軟硬體的缺乏以及對花蓮藝文生態的生疏,仍舊對演出造成一定的壓力。黃思農認為,花蓮民眾較習慣免費的藝文活動,售票性質的演出難有好的票房成績,仍須一段時間建立付費欣賞演出的習慣與觀念。同時也發現,在花蓮,面對面式的表演宣傳,遠比網路行銷來的有效。
「這的確不是一齣娛樂大眾的戲,也不是賺人熱淚的戲。正如張愛玲所言,一個好的作品所帶給人的,不是悲壯,而是啟示,而我希望這齣戲帶給觀眾的是後者。」黃思農如是說。十一月十三、十四日,再拒劇團在花蓮文化創意園獻上「黑暗 潮」,將帶你聆聽東海岸生命的湧動,感受一段現實與想像交錯的旅程。
黑潮樂舞計畫部落格http://aatkuroshio.pixnet.net/blog
【黑暗 潮】東部創作展演場次
演出日期:2009年11/13、11/14日 晚上7:30開演
演出地點:花蓮文化創意園區 紅酒 B1廠
(花蓮市中華路144號 03-8327105)
東部售票點:
財團法人東海岸文教基金會(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 03-8334545)
璞石咖啡館(花蓮市明禮路8號)http://blog.yam.com/cafejade
聲子藝棧(花蓮市博愛街199號)http://blog.yam.com/phononarts/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