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翻轉老舊建築 請聽專家怎麼講評
蘆竹區吉林路的內政部北區兒童之家宿舍,從荒廢宿舍變身為「南崁兒童藝術村」園區保存了老樹及老屋建築,包括相當有歷史的單身宿舍和眷屬宿舍,其中院長宿舍還特別改造成院長故事館。
當老建築物成功變身為南崁兒童藝術村園區時,其背後往往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本身從事美術設計師的搶救運動發起人孫毓晴談到發起搶救運動,其過程只能用困難重重形容。孫毓晴表示要感謝許多提供免費印刷聯署書及畫布條舉看板的居民、所有參與聯署活動的網友們及協助提供活動意見的指導老師。搶救活動最後能夠成功,在於當時剛好發生苗栗大埔事件,引起大家關注土地的議題,也喚起更多當地居民共同參與搶救活動。
回顧整個搶救成功的過程,社運達人「台灣公民參與協會」何宗勳理事長表示:搶救老舊建築活動最重要的是過程一定要嚴守「不出惡言」的原則,一旦關鍵的人被你惡言相向之後,搶救活動就沒有空間和轉圜餘地。
翻轉老建築物活動成功最主要關鍵因素除了上述原則之外,何理事長受訪問時歸納出以下五個重要因素,首先,要用盡一切辦法廣結善緣,要放下身段永不放棄任何廣結善緣的機會及尋求各方面能夠得到的幫助與支援。第二要創造機緣,有時候好的機緣是人創造出來的,有時候是老天爺也會幫忙,老屋搶救活動最大的轉捩點就在第一階段聯署,當粉絲團突破4000多人,吸引更多當地居民來參與關注搶救活動。
第三個重要因素是政黨輪替,沒有料想到的候選人當選後,意外的讓搶救活動獲得機會。第四個因素就是有雙贏的方案,公部門開始回應民意採取園區局部保留意見時,在這麼多天時地利人和有利的條件下,最後終於達成全區保留。第五個因素就是整個過程不斷地在各地方辦活動,它就是搶救活動能夠成功重要的因素之一。
整修完成後的兒童之家宿舍群除了保留原有建築風貌,還增加兒童遊樂設施與各種彩繪打造出文藝、親子氣息讓老宿舍更加生動。兒童藝術村園區採完全開放式,四周有好幾個出入口,外圈規劃有許多特色小店值得逛逛,逛累了也有資深文青書店與咖啡館可以休息片刻。相信很多人來逛過南崁兒童藝術村的園區,一定會喚起很多過往回憶,這就是「老屋、老樹、老記憶」魅力所在。
文字/攝影:公民記者 巫仁傑 蘆竹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