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者合唱團 展現自信唱出彩色人「聲」
NS. 合唱團練習聲
標一:身障者合唱團 唱出彩色人「聲」
琴聲和歌聲交錯,而這歌聲的主人和一般所見的歌手不同,他們是一群熱愛唱歌但有著不同障別的身障朋友,透過音樂,唱出彩色人生。
合唱團老師 葉惠娜:「因為我們有承辦那個政府的方案,身心障礙者的資源中心,就想說,我們還可以為這一區的身障朋友做些什麼事,如果有人喜歡唱歌,我們就教他們。」
標二:靠著對音符的執著 活出嶄新自我
唱歌不僅僅只是興趣,音樂也像是生命中的一盞明燈,指引他們走出心中的黑暗,踏出家裡可以和朋友們有更多的互動。
合唱團團員 曾小姐:「就來這邊我覺得就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然後在認識不同的朋友當中,我覺得我可以去學習自己怎麼獨立,然後怎麼去跟殘障、有肢體有障礙的朋友去互動。」
曾經有重度精障者,自從參與合唱團之後在病情穩定上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合唱團老師 葉惠娜:「應該是比較重度憂鬱吧,在康家曾經有要自殺的念頭,但是來唱歌之後穩定,這兩年都很穩定,特別是躁鬱症的朋友,有時候比較困難,去控制他的情緒。」
標三:廣招新團員 定期舉辦成果發表
合唱團每年會招募不同的成員,在將近20堂的課程內,除了上課,他們也會到一些相關的身障機構、學校及醫院等場所,進行期中和期末發表,這不僅是展現他們一直以來的用心,也能在表演中獲得自信。
(翻攝facebook影片)
標四:音樂治療過程繁瑣 涉及面向廣
專家表示,喜歡音樂的人透過歌唱,在穩定病情上確實會有幫助
。但其實要做到真正的音樂治療,過程是更加的繁瑣。
心理系教授 楊啟正:「他通常需要一個比較規劃完整的治療的規劃,比如說,我怎麼去安排我的音樂的模式啊、從音樂中我們可以做一些什麼樣的討論阿、怎麼樣的內容阿、可以跟我們的個案做一些多元的分享阿。讓他可以藉由音樂的過程中,更思考他自己的議題阿。。。。。。。等等」
標五: 全國身心障礙者人數 逐年增加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領有身障證明者,於民國101年的111萬人增至105年的116萬人,成長了將近百分之4.5,而全台患有精神障礙的人數,則是由12.2萬人增至12.7萬,五年內也成長了將近4.1個百分比。
標六:音樂不僅是休閒 對身障也是希望
精神障礙患者的比例節節攀升,也是所有身障障別裡人數排行的前五名,面對這樣成長的狀況,精神科醫療人員和患者的人數比例將日漸失衡,政府是否能提供升級醫療機構做進一步改善還有待觀察,然而,對我們而言,音樂或許就單單是休閒娛樂,但對這些身心障礙者,也可能是醫治的良藥。
採訪撰稿 陳妍菱
攝影剪輯 李庭甄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