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人權教育 從班會做起
【記者游美慧/台北報導】台北縣鳳鳴國中學務主任呂經偉表示,該校是如何落實人權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只是從最基本的『開班會』做起」。開班會其實是學生在學園裡面學到民主法治的重要課程。然而,很多學校一般流於升學主義,致使班會課可能會變了調,將時間運用來考試或複習。
教育部為建立「尊重」及「包容」的校園文化,舉辦拍攝發現校園人權小檔案活動,共有四十五所學校報名參加,從中挑選十五所學校實地訪查,選出兩所特優、兩所優等、四所佳作學校。台北縣鳳鳴國中即獲得國高中職組特優獎。
呂經偉表示,學校鼓勵各班確實落實班會課程的進行,在班會紀錄簿上有針對校方的建議,各班透過班會時間提出,校方則會將問題依性質分配到各處室,針對相關問題進行答覆,讓學生知道學校的確有收到他們的建議。
學生如在班會記錄簿上反應有關午餐的菜色有何不妥,學校會在收到記錄簿之後,連絡廠商,進行相關改善。並且會發文到各班,讓學生知道學校所做的處理措施。學生對於校方處理問題的速度,感到很訝異,無形之中,增加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以及對老師的信任感。
呂經偉表示,「老師對學生的包容度也有所提升,非常有耐心及愛心在面對學生。」可藉由外界來看到師生關係變化,例如:透過書商,感受到校園的氛圍有所不同。或是畢業紀念冊攝影師、畢旅飯店經營者、週會所邀請的外賓…等,皆認為學生品行很乖巧。可以有這些成果,歸功於在班級經營方面,校方及導師的密切配合。每位老師都付出相當大的耐心,而學生則是在被老師感染之後,將其效果擴大。
除了確實落實班會教育之外,鳳鳴國中安排許多不同種類的社團活動,讓除了在一般課業學習之外,可以有機會學習到其他事物。學生社團的安排,剛開始是透過志願序方式安排,但之後若是分配到一個學生不喜歡的社團,學生可以透過反應,校方會盡量尊重學生意願,進行處理。從社團的實行,就可以看見人權的展現,校方尊重學生選社,站在服務學生的出發點。
呂經偉說,學校還可透過人權教育改善校園抽菸事件的發生。學務處的工作不只是一般處理學生事務,「同時具備輔導學生的作用」。針對抽菸問題,學校是站在協助學生改善菸癮的立場。而在戒除的過程中,同時可以強化師生信任感。
呂經偉表示,曾有一位學生,一進校門即讓人感受到一股強烈的菸味,他立即將學生攔下,詢問學生是否抽菸。目的不是在於責罵,而是想知道學生從何管道取得香煙。知道是在學校附近的店家購得時,立即前往勸說店家,「學生尚未成年,希望可以不要再販賣給學生。」上述舉動,除了善盡老師責任之外,同時也盡到社會責任,呂經偉說。
推行人權教育、落實常態分班,是否會影響鳳鳴國中學生與他校學生的競爭力?呂經偉表示,因為不想讓每個剛進學校的學生都被壓榨、每個學生成為升學主義的加工廠。「只希望給學生一個美好的回憶。」不要在回想起國中求學階段時,只能想到讀書、考試,可以想到其他更有意義的事。
延伸閱讀
台北縣教育局網站
鳳鳴國中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中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