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南安小熊回家之路

2019/05/10 13:21
12,565次瀏覽 ・ 3,44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4
檢舉

照片

照片

「台灣黑熊」是亞洲黑熊的特有亞種,台灣唯一原生的熊類,也是台灣最大的哺乳類動物,更是世界已知唯一會築巢的熊類。「台灣黑熊」曾被票選為臺灣最具代表性野生動物。但近幾十年來,由於台灣山林過度開發,黑熊棲地緊縮,加上生存環境受到各類人為干擾,台灣黑熊數量急遽減少,據學者粗估,台灣山林目前僅存200~500隻台灣黑熊,因此1979年台灣黑熊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尤其被捕捉繫放的台灣黑熊超過半數是斷趾斷掌,原本是台灣森林靈魂的台灣黑熊,如今的處境卻已淪為森林中的難民。
去年7月10日,遊客在南安瀑布附近發現落單小熊,牠大約有4個月大,體重只有4.5公斤,當時吸引大批遊客到南安,只為一睹與母熊走失的小熊丰采,後來雖然林務局封山封路隔離人為干擾,但等待2周後,母熊都沒有回來帶走小熊,躲在橋下未能回到母熊身邊的小熊,不但面露驚恐神情,且因沒有母熊哺乳,營養流失而嚴重貧血,最後專家會議決定先經小熊收容照顧,等長到一定程度後再野放重返森林。
在黑鷹直升機支援下,南安小熊直奔集集特生中心,由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人員展開一連串的救援與訓練的過程,而這一段長達九個月的成長歷程,經由協會及媒體的報導,讓關心南安小熊的民眾掀起一陣保育熱潮,不管是捐款或提供小熊野生食物,儼然成為一股全民運動,透過協會粉絲專業所提供的影片,萌翻的小黑熊不但擄獲民眾的心,也揭開台灣黑熊過去所不為人知的習性,難怪黃美秀教授會說:我一直相信熊會找人,南安小熊妹仔是有熊國派來人間的信使。
台灣的原住民中,有高山守護者之稱的布農族原住民和台灣黑熊關係最為密切,尤其花蓮和台東的布農族都是越過中央山脈,往東到花蓮卓溪,往南到台東高雄定居,而大分山區就是目前已知台灣黑熊分布最密切的區塊。雖然布農族的禁忌中有禁止獵捕黑熊的神話傳說,但是因為設陷阱的緣故,誤中陷阱而斷趾斷腳的事故,也造成台灣黑熊很大的生存壓力。
為支付南安小熊龐大的照護費用,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當時在網路上發起群眾募資,共募得453萬元,遠超過原本設定的目標。
有鑑於過去因各種原因,被收養的台灣黑熊多以動物園及收容中心為歸途,但是這些黑熊因受圍籬柵欄禁錮,常出現憂鬱、自殘行為,因此南安黑熊被發現後,協會便以將它野放回山林為最終目標。
小熊野放前,身體必須強壯到具備山林求生能力,除了可以獨立覓食打獵、採集野果等果腹外,也必須具備避險能力;野放地點亦需完整評估、棲地管理保護,取得鄰近社區支持,及後續追蹤規劃等。
台灣黑熊是台灣最大的食肉類動物,雜食性的牠們吃的東西,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植物,只要山上植物充足,他們對於山羌山羊之類的動物,其實是沒什麼太大興趣的。不過為了讓小熊野放後有獵捕能力,野訓團隊為牠送來了一隻活動力最差的雞,但一不小心,雞就飛走了,這隻「弱雞」卻在幾個星期後突然重返現場,而且還換了一身新羽毛,它緊跟在南安小熊旁,宛如小跟班,甚至吃小熊吃剩的東西,因此這隻雞被稱為「熊麻雞」!雞、熊相伴的畫面融化了許多人的心,這原本不可能的畫面掀起了另一波小熊熱的高潮,而「熊麻雞」也因此擁有很高的關注度,並且為自己在小熊野放後取得頤養天年的機會。
黃美秀教授曾PO說:我的最感謝,竟是這隻原本最視為弱雞的牠。
五個月了~ 牠一直陪著在森林圍籬裡的小熊。
我一直認為牠是山神派來的,陪伴孤伶伶的小熊。
其實「熊麻雞」是有能力飛上圍籬去享受更大自由的,但牠還是選擇跟小熊繼續生活,相依相守的畫面不但跌破許多人的眼鏡。當小熊在樹上休息的時候,熊麻雞也會用爪扒出一個淺淺的窩在裡面休息。黃美秀教授也PO文說:這陣子越長時間在森林裡觀察南安小熊的行為,越發覺得我對台灣黑熊的了解,可能真的是皮毛的可以了!
野生黑熊會由母熊教導覓食、避敵等生存的基本條件,但人類圈養的黑熊不僅無法學習,還可能過度依賴人類,野放後恐怕還會主動和人接近,引發人熊衝突意外。所以訓練期間,協會也特別留意,不要讓小熊愛上人類。
經台灣黑熊保育協會9個月照養的南安小熊,從4.5公斤長大到44公斤。
4/30日經過9個月野訓畢業的小熊準備回歸山林,再度由黑鷹直升機運抵花蓮山區,為了不干擾小熊的情緒與安危,一切野放行動皆不對外公開,直到小熊回到森林一週後,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才分享了小熊回家的影片,當牠走出籠子後,緩緩地回頭看了看工作人員,眼神裡帶著淡淡的哀傷,似乎道盡了對團隊的感謝與不捨。在野放團隊黃美秀教授堅決的一聲令下,鞭炮聲再度響起,此時照顧小熊九個月的團隊心中相信仍不免糾結,就像嫁女兒一般,不捨是必然,但是難捨能捨,南安小熊才有生路,才有未來,保育之路也才能持續走下去,更何況這九個月來豐盛的小熊生態紀錄影像,都是極其珍貴的台灣黑熊紀錄,這些前所未有的科學數據及文史,將補寫台灣黑熊生態諸多原本空白的部分,讓世人了解台灣黑熊的美與處境。
野放後小熊一度消失,後來終於傳來人造衛星點位,黃美秀教授透露好消息,跑了1公里這麼遠的小熊,出現在2000多公尺的稜線上,讓保育團隊為之振奮。
這是第一起台灣黑熊幼熊在野外失去熊媽媽照顧,經緊急救援再野放的成功案例。南安小黑熊的故事,展現民眾參與及公私部門協力合作的成果,讓更多民眾關心與了解台灣黑熊保育議題。
雖然野放之後某媒體的獨家報導爭議,看似保育的大敗筆,但是透過這個破口,原本對保育觀念不正確的內政部長和獨家報導者,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與無知,而民眾如排山倒海而來的發言抵制,也為黑熊保育發揮了價值澄清的功能,讓被內政部及媒體誤導的保育觀念,適時的重新導向正確的保育之路。
相信日後台灣黑熊及瀕危物種保育之路,將會因為南安小熊的野放成功而有更光明及正面的未來。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