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雨下吧」看見中輟生內心情感
【記者王湘綾/台北採訪報導】少年、少女和小樹,三名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國中中輟生,卻擁有相同的性格特性─冷漠、孤寂,他們努力找尋永恆的意義和過程,構成了「讓雨下吧」這一齣描寫青少年在社會、家庭中遇到的挫折與矛盾的舞台劇這一切的創作發想都源於:陳世華。
「讓雨下吧」是2009年台北藝穗節舞台劇參展作品之一,也是「光塵劇團」導演兼編劇陳世華的第一次完整創作。以探討中輟生的情感為背景,劇名隱喻當雨滴落下,雨傘撐起,傘下世界形成的孤獨,兩把雨傘之間的距離,以及雨天帶來的迷惘,傳達出中輟生與社會的疏離,以及對自身價值、未來目標的徬徨。
陳世華說,自己真正開始接觸舞台劇是在一年前,他看到「動見体劇團」在招募劇團志工,憑著一股對舞台劇的熱忱便主動報名加入,在「動見体」志工受到的訓練從打雜、行政,到對演員的培訓及戲劇的概念課程無所不包,因此對劇場的實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而光塵劇團之所以能組成,陳世華表示,是「動見体」團長張嘉容在背後當推手鼓勵他們創作,「不然我們也沒這個膽」,有了「動見体」提供經驗和技術上的協助,這群年輕的劇團志工便以2009年的台北藝穗節為目標,推出舞台劇「讓雨下吧」,要透過戲劇表演的激盪,表現出社會中不被注意的面向。
「讓雨下吧」的創作靈感,來自導演的經歷。陳世華表示,他先前在「善牧學園」擔任輔導中輟生的志工,透過觀察他們內心的情感,發現他們因對社會的適應不良,「那些孩子都有一種說不出的孤獨感」,導演藉由輔導經驗配上中輟生的人生故事,從戲劇呈現其內心和生活景況,「希望激起某部份觀眾對中輟生問題的反思」。
其實造成學生中輟的原因有很多種。台北「善牧學園」的主任游雅婷表示,可能有家庭狀況不佳或是對校園體制、團體規範的無法融入,現在的校園用統一規格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無法接受便開始與學校產生衝突,進而受到懲戒或被貼上壞學生的標籤,反覆循環之下,孩子最後就開始逃學。
游雅婷說,也有孩子反應並不喜歡「中輟生」這個措辭,現在新聞媒體上常常看到中輟生飆車的類似標題,但並不是每個中輟生都會打架、學壞,「中輟生」現在已經變成一個污名化的標籤,而且從另一面看,有些孩子雖然停止正規學校的學業,卻不曾中輟自己的學習,社會不應該用一套教育限制不同小孩的發展。
而在劇中飾演小樹一角的謝皓青表示,他從角色中獲得的體認,「中輟生不一定是學壞,或是年少輕狂」,中輟生也有對人生的一套看法,會逃學的原因可能是無法適應學校社會化的過程,不喜歡與他人虛偽地交際、攀談,中輟生在學校感覺被排擠便加深其逃離群體的欲望。
謝皓青還表示,由於台灣教育的制式化,「學校不是告訴學生應該怎麼做,而是必須這麼做」,處在國中生年紀的少年正是心思敏感,對任何事都充滿疑問的年紀,老師、家長如果都用學生的本分和義務做為一切疑問的答案,只會加深中輟生在學校的隔離感。
延伸閱讀:
「光塵劇團」舞台劇「讓雨下吧」無名網站
「動見体劇團」無名網站
善牧基金會--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部落格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