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伯公護家鄉 富岡硬頸亮起來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富岡這個地區以前叫做"伯公岡, 早期為客家移民農墾聚落, 主要信仰大伯公,時常傳出顯靈保佑地方,所以地方人便稱之為"伯公岡。 由於地處偏遠又經濟產業落後, 地方人士希望能發展為新興富裕的地區,因此改名為富岡。
富岡在民國16年〈1927 年〉開始出現小街區, 2年後〈1927 年〉設立火車站, 經濟發展與車站密不可分。 富岡車站前老街,迄今仍保留一排跨五間巴洛克 2層樓雙柱立面的呂家聲古宅, 圓形屋頂有一旗杆座聳天 顯示當時權貴象徵, 二樓正面做成外圓凸狀 可得遼曠視野, 一樓支柱是雙柱式 有柱墩的形式,呂宅有像大溪「建成商行」的翻版,而且是放大約2~3倍.
古宅不遠處的「大井頭」是著名小吃街,客家美食小吃店林立,而且都是民國60~70年代懷念老店,已逐漸形成假日的旅遊景點。 當地的居民訴說~,這裡的住宅仍保有檜木製的門框窗稜,使用了半世紀都沒變形還很紮實, 舊時柑仔店 , 飲食店, 甚至連小吃店內所用的滷味廚木框 也都有半個世紀的歷史風味, 都令人勾勒出 兒少時的回憶,
富岡車站前,存放稻穀的庫房, 興建於民國24年〈西元1935年〉, 在日據時代受到美軍機關槍掃射, 牆壁彈痕孔瘡, 歷史流傳至今, 新居民的記憶也漸漸的淡忘, 現在有桃園市客家文化協會做歷史傳承的解說, 紀錄與保存, 使老街活化新生, 展現新一代的生命力!
公民記者 梁文賓
桃園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