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何在 老舊記憶乏人問津
【記者鍾侑玲/嘉義報導】
位於嘉義市立史蹟資料館,由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所舉辦的「老記憶老照片」展覽,由於宣傳預算的限制及展場配置的問題,前往參觀的民眾較預期中少了些。嘉義市立史蹟資料館表示,非假日每日約有30~40位民眾前往參觀,假日也只有100~200位民眾,如果有舉辦其他活動,觀展人數才比較多。
關於此次的展覽,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林課長指出,一開始因為嘉義市立史蹟資料館中設置了一塊「城市發展區」的空間,而規劃展出民眾蒐集收藏的懷舊古物,展覽內容平均約三到四個月更換一次,這一次「老記憶老照片」展示出舊時代的生活、教育和工商等主題。同時,館內還有一場「古典相機開麥拉」展,以不同的年代及品牌分類的方式,介紹那些拍下無數歷史記憶的相機給大家認識。
然而,被問及此次的展覽,部分民眾卻表示並沒有聽說,有人因為參加史蹟資料館附近的活動而順道參觀;有人則平常就知道館內展示會定期變更,但並未得知此次相片展的相關訊息。嘉義市立史蹟資料館指出,來看展覽的民眾雖已有增加的趨勢,但依舊不如預期的人數多。面對這樣的情況,林課長表示:「我們也想請媒體宣傳,但活動的預算還是有限,沒辦法花太多的經費在行銷方面。」活動的宣導方式主要還是以文宣DM、新聞稿或是夾報的方式將資訊傳遞給民眾知道。
「老記憶老照片」展於圍牆一側。記者鍾侑玲/攝影
這場「老記憶老照片」的展覽,設置於嘉義市立史蹟資料館外圍牆上,民眾李憶璇認為:「因為相片展的位子比較偏,所以比較不容易看到。」相反地,從大門進入後,民眾大多直接走向館內,入口左側就是參觀相機展的展場。民眾洪婉馨則表示,一般會希望在比較舒適的環境中參觀展覽,且建議主辦單位未來可以設計參觀動向或張貼海報等,來標示展覽的位置。面對因為展於牆邊導致民眾較容易忽略,嘉義市立史蹟資料館人員表示,礙於館內空間狹小,過去就是以將相片懸掛在圍牆上的方式呈現,一方面方便民眾參觀移動,一方面也不會因此而擋住館內其他的展覽品。室外的展覽克服了空間的問題,卻也較易因天氣變化而影響民眾觀展的意願。民眾蘇小姐指出:「有興趣的展覽當然在哪裡都沒有差,但是如果天氣太熱或是下雨,可能就不會去看了。」
嘉義市立史蹟資料館指出,相較於「古典相機開麥拉」,觀看「老記憶老照片」的民眾大部份不會看得太過仔細,停駐的時間也較短暫。洪婉馨建議,可以將照片做一些排列與設計,這樣或許較能提高觀看者仔細觀展的意願。李憶璇則認為:「這些老相機平常不容易看到,而且它們是實體,會比較吸引人。老照片的年代太久遠了,沒有對照,記憶就不會太深刻。」相較於相機的實體展出,一般相片礙於保存不易,大多會印製在其他材料上呈現出來。「我們不可能讓真正的相片在外面風吹雨打,民眾也不會答應我們這麼做。」嘉義市立史蹟資料館志工陳小姐表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嘉義番路的物品配給憑證,材質為檜木。記者鍾侑玲/翻拍自「老記憶老照片」
在過去的年代,拍照並不是件平常事,通常需有一定的原因。在這次的展覽中,主要是以團體照為主,從畢業照、社團、公司協會的留影,甚至是國小的遠足照等,其中較為特別的是「賴雨落律師事務所」的照片,是本次展覽中唯一的一張獨照。此外,尚有許多具歷史意義的建築,如台灣第一所農校的嘉義市農林學校。那深刻地見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困苦年代、由政府所頒發的「配給證」,也將在展覽中讓民眾一睹它的風貌。
面對豐富的展覽內容,觀展人數卻不如預期,嘉義市史蹟資料館表示,希望可以有更多人來觀看,如有任何意見,歡迎至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意見信箱留言告訴他們。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