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街區設計共創議題松 展望高齡友善城市

2019/01/06 01:36
3,35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政大之聲記者陳貞蓁的專題報導】
 

由都市再生計劃推出的「城市進擊——街區設計共創」活動12月1日、2日在台北市的民生社區登場,40多位來自不同領域、年齡的參與者,以打造「高齡友善街區」為目標,提出實際的空間改善方案。歷時兩天的活動採用「議題導向黑客松」 的形式,在短時長、高強度的設計思考下,找出改造街區的方法,為逐漸高齡的社會做足準備。

都市再生計畫由台北市都市更新處發起,曾關注移工、剩食等議題,去年開始聚焦在城市的高齡發展。都市再生計劃主持人龔紋莎表示,統計數據促使她開始重視這項議題:「在30年後,10個人裡面有4個是老人,等於捷運車廂有一半是博愛座,看到那個數字,然後去回想我們現在在的階段跟狀態,我心裡面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慘了。」目前的城市基礎建設不以高齡族群為主要服務對象,將無法面對未來的高齡趨勢。

智榮基金會在2017年進行「樂樂活大家講」問卷,針對未來長者需求進行調查,近8萬筆樣本中顯示「自己打理生活」是高齡者最在意的需求。智榮基金會專案經理黃祈璿指出:「當我們在講長輩未來要能夠抗老,未來要能夠自主生活,不那麼依託家人的同時,其實這代表說他的社區、社會支援相對要比較強一點。」龔紋莎也認為,街區上的每個空間各自發揮它的「場所力」,合起來就能讓整條街形成一個互助系統。

這次活動以「議題導向黑客松」的形式進行,議題松是以設計思考為主軸的跨領域工作坊,重視參與者對議題的深入了解。龔紋莎說明議題松的目的:「與其說是為議題找解方,倒不如是讓議題被理的更清楚,但是議題被理得更清楚他的目的就是要找解方。」透過提案,深化參與者對議題的認識,過程中也可能發想出有用的想法。

議題松以跨領域、跨年齡的分組進行,有你好棒創辦人謝昆霖在2015年提出議題松概念,對於跨域混齡的必要性,他解釋:「議題他本身就是一個這個社會各方單一領域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會成為議題,是需要跨領域的人來解決。」多重領域的共同合作,能兼顧議題的不同面向真正解決問題,因此,促進各專業之間的溝通也是議題松的環節之一。此外,議題松短期、密集的工作過程,必須在一定時限內做出成品。參與者陳意璇認同這樣的設計:「我覺得短時間這樣做的話有個好處,就是可以讓我們快一點聚焦,至少可以有一個解決方案。」謝昆霖也說明,實際做出提案後並接受回饋與驗證,參與者本身能有再思考的機會。

在討論未來街區服務老人的可能性時,大部分人直覺想到的是無障礙設施,龔紋莎指出:「可是這事情不僅僅是無障礙而已,很多老人家他因為障礙或者是因為自卑而造成退縮,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無形的障礙,可是大家都擺在有形的障礙。」就連看似基本的如廁需求,可能就是高齡者抗拒出門的重要原因。透過這次的街區設計共創活動,龔紋莎預計將想法整理成一本操作手冊,提供街區場所參考:「我們想要的事情是,如果拿到這本操作手冊,你可能稍微有一點意識,你如果發現你可以做一點點,那你就去做。」只要每個場域、單位都能夠多付出一點,我們生活的街區就會一點一滴的改變,成為更加友善高齡的城市。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