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鐵牛上的青春

2009/09/12 09:46
2,203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IMG_1498.JPG

【記者劉瑋婷/雲林報導】農村中的女性經常扮演著家庭主婦與農事分工的雙重角色,這樣的角色讓女性在土地與家庭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面對著公婆、孩子、娘家父母以及耕作勞動,台灣農村的女性卻可以將每個角色都扮演得恰如其分,維持整個家庭與農村的正常運作,但在三十到四十歲這一輩的年輕女性,卻少有這樣的「能力」。

今年三十七歲的吳秋滿,二十一歲結婚之後,原先在台北從事美髮業的她,因為婚姻的關係,回到農村,幫著丈夫打理家裡,照顧罹癌的婆婆、婆家年邁的祖父、患失智的祖母,還有三名子女以及娘家的父母要照顧,除此之外,在大女兒滿三個月之後,她跟著丈夫開始學開曳引機(俗稱鐵牛),開始從家庭走出,成為農村中的「職場女性」。

「真的很難看到像阿敏仔(吳秋滿小名)這樣年輕的女孩子有辦法撐起一個大家庭的運作,這麼年輕卻什麼都肯學、肯作。」劉太太這麼談論著她,劉太太家中的田地耕耘,都是找吳秋滿的先生,十多年下來,跟吳秋滿一家有著深厚的情感,並將吳秋滿視為自己的妹妹。

「一開始我邊開鐵牛邊哭啊,因為我的個子比較小,一般開鐵牛的男人可以一腳就橫跨兩邊踩離合器跟油門,但我沒辦法啊,轉彎都會比別人慢!」吳秋滿談到剛開始學開鐵牛的情形,她笑著說,因為曳引機的維修費用極高,剛開始學時,常常因為對器械不熟悉造成故障,一項零件動輒上萬,「我起碼花了五六十萬的『學費』」在學啊!」

「我也曾經想過放棄,也想跟丈夫說,我不要學了,但你看到家裡的家業就是這些,還有孩子要照顧,這麼多事情等著我作,環境造成啦,不會也得會啊!」吳秋滿談到自己萌生退意時的心態,情緒是一時的,但她知道自己必須要更努力去調適、去學習。

IMG_1489.JPG

夫家的曳引機耕作面積一季大約有四百甲,一年兩季,農忙時也是他們工作量的巔峰,「我曾經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二點都在曳引機上,趕著工作時,三更半夜到公墓附近工作也是常有的事情」,問吳秋滿害怕嗎?她說不可能一開始就可以這麼勇敢,但「環境造就」的情況下,她覺得自己是「愈挫愈勇」,從二十三歲到現在,她從一個生手到完全可以獨立操作曳引機,對她而言,所有社會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只要環境驅使的情況下,都可能實現。

婆婆在七年前因病去世,在這之前,吳秋滿除了曳引機的工作之外,還將心力放在家庭上,家中也還有三四甲的耕地,忙到焦頭爛額時,「我常常邊犁田邊哭啊!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笨」,但情緒一過,她依然按部就班的做好每一件事情,青春歲月在鐵牛的馬達聲中度過,讓家庭與工作都能正常運作。

延伸閱讀:
農業機械圖冊
嘉縣7農村女性 獲選新女性達人
講述農村女性的故事───央視傾情奉獻三 八節特別節目《我們的田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