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藥」是不回收 小心反撲危害身體

2018/07/11 09:00
6,116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長榮大傳系/記者段亭如 劉晏伶 郭雅翎 許桂綾 採訪報導】在台灣看醫生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還有些人會照三餐看醫生。在全民健保的制度下,就醫不再是富人的權利,然而我們真的有好好使用完領取的藥品嗎?還是只是無止盡的浪費?然而不只藥物用量高,丟掉的數量也十分驚人,以高雄長庚醫院為例,每個月回收上百公斤的藥物,其中以消炎止痛藥最多,但也有人把800多顆、一顆單價約50元的降血糖藥,也全都丟進檢收桶,相當於丟掉4、5萬塊錢。

照片

「台灣人民愛吃藥」這句話,幾乎每個人都聽過。根據健保局2013年統計顯示,國人同疾病同日重複就診率達1.7%,而藥品費用更占了健保費的27%,高雄「壹家二益藥局」陳芷芸藥師表示:「社區居民回收藥物,在過年最多,因為大掃除大家會清出非常多不要的藥品。」

照片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在2007年針對全國33,000多位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近62%民眾不知道要回收家中過期藥或剩藥,所以直接丟棄垃圾筒,其中4.3%民眾選擇沖入馬桶,僅有16%民眾會拿回藥局、診所或醫院。

照片

陳芷芸藥師表示:「一般民眾並不會分類回收,都是全部混在一起拿來。藥物回收都是由我們自行分類處理,並不會有專員來幫忙,當然我們很希望政府能來幫忙。」許多民眾在藥物回收時都會中藥、西藥混在一起,然而每一種藥物處理的方法都各不相同。中藥基本都會加水稀釋後,再做堆肥。西藥處理方式就較為複雜。如果還是不知道應如何處理家中的廢棄藥物,可以找住家附近社區藥局是否有藥物檢收桶,或直接到醫院診所交由專人負責。

一般家庭廢棄藥品,像是沒吃完的感冒藥、自行前往藥局購買的藥物,以及一般處方藥等較低危害性的藥品,並且不屬於抗生素、抗癌藥物或荷爾蒙製劑,應遵守藥物回收處理6步驟。首先,將剩餘藥水倒入夾鏈袋中;再來,將藥水罐用水沖一下,將沖過藥水罐的水倒入夾鏈袋中;之後,將剩餘的藥丸從包裝(如鋁箔包裝、藥袋等)中取出,全部藥丸集中在夾鏈袋裡;接著,把泡過的茶葉、咖啡渣或用過的擦手紙,和藥水、藥丸混在一起;然後,將夾鏈袋密封起來,隨一般垃圾清除;最後,乾淨的藥袋和藥水罐,依垃圾分類回收。

照片

基因毒性廢棄藥品,如抗腫瘤藥物等化學治療藥品,由於對環境影響很大,需拿回醫院,由醫院「藥品回收站」依「醫療廢棄物」處理,基本分為焚化法的高溫燃燒與滅菌法的物理或化學原理處理。

照片

國人看病愛拿藥,卻不一定會吃完。當你發現家中有剩餘、過期、變質的廢棄藥品時,千萬別隨意丢棄,萬一不慎污染大自然生態,可能會進入食物鏈,長期下來恐將危害人體健康。只要花一點時間落實廢棄藥品的回收步驟,即可保有安全永續的生態環境。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0:30

藥去哪裡

我們的島
4,673 0 0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