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正念,在我的心墻上開了一扇窗。

2018/06/25 10:24
5,135次瀏覽 ・ 11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我們想你知道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曾幾何時訓練過這顆心發展出平靜的能力?我們總是慣性地餵養這顆心,更多的資訊和刺激,尤其在商業模式下的推波助瀾,大數據計算出你有興趣的東西,透過二十四小時的網路時不時地播放。這顆心早已習慣躁動與外來刺激,但在重要或困難的時刻,我們卻又希望它能安靜穩定。

照片

 文:北河星月

正念,在我的心墻上開了一扇窗。 窗外,人來人往,景色繽紛,時而有悠揚的樂音傳入窗口,時而有不知所云的噪音不請自來。窗內,墻上有著過往掙扎的痕跡,墻上的磚頭有些殘缺不全,但更多是一片空白——猶如充滿無限可能性的嶄新畫布,散發著溫暖的光輝,等待我的提筆。

——要詳細解釋爲何正念得以給我如此的影響,得先從我的個人背景談起。

 

自從一開始,我就是一個十分自我封閉的人,成天喜歡獨處,活在自己的各式幻想中,對於外面的人事物不聞不問,也從沒想過會有表達自己的需要。外面的人們因而給我貼上了這樣的一個標簽:亞斯伯格症 (自閉症的一種,患者智力正常或超乎常人,但社交上有顯著困難或發展遲緩。)小時候我並沒有對這個事實有任何的不安或抵觸,反而認爲這個外國的專有名詞代表著自己與衆不同的原因,對此甚至還有些驕傲。

    但是隨著自己年紀漸長,外在的環境變得越加紛擾、複雜,再加上13 嵗那年我從臺北轉學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國際學校。面臨著種種外在語言、習慣、文化上的差異,我終於陷入了自我反省和懷疑的強力漩渦。

也就是在那時候,我開始被無以名狀的焦慮纏身。也就是在那時候,我接觸到了正念。雖然現在回想起來,很慶幸正念的種子在那時就已經種入我的心田,但是在當時,我絲毫沒有感覺到正念帶來的益處。

正念使我的覺察力越發敏銳,但是緊繃不適的感覺並沒有因爲覺察而消失,反而因此更加明顯。甚至可以時時清晰明瞭自己隨時的緊繃,和精力消耗的快速,對先前處在自我封閉狀態的14嵗青少年而言,是多麽的難受和恐怖!

    所以,當時的我完全不能接納正念覺察的體驗,並在風馳電擎的學校生活中也漸漸忘卻了正念,衹有偶爾被提醒後,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練習,但也是一下就荒廢了,因爲感受到的衹是更強烈的不適。

身處於瞬息萬變又急流勇進的環境所帶來的焦慮和恐慌,當然沒有因爲我有意無意的遺忘就消失。相反地,我越來越直接地感受到內心層層堆積的汙濁。身體也開始相繼出現反應:越來越頻繁的反酸和胃腸疾病、年紀雖輕康復期卻越來越長、越來越疲軟無力的身心。

一直到2017年暑假的某一天,我徹底被這層心底的污水淹沒了。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當中,只能聽見想從這世界抽離的聲音在耳邊呼嘯,內心深處湧起一股強烈的衝勁想要自殺,仿彿是自無底洞中傳出的陣陣回音。之後的好長一陣子,身心都處在極度混亂的狀態,十分痛苦。漸漸地,在家人、身心科醫生、教會朋友、學校的長期幫助後,內心的污水才漸漸褪去。我的生活才逐漸步上常規。

此刻,心靈的門扉再次向我敞開,但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準備好踏入。好在這時君梅阿姨推了我一把,邀請我在清明連假之餘,參加在臺中聖愛山莊舉辦的五日正念止語專修營。讓我在靜謐的五天裏,好好探索門後的風景。

    在營隊裏兩位美國老師Bob 和Jan Stahl的帶領下,在青山的懷抱以及山莊悠然療愈的氛圍下,慢慢地,我察覺到了潛藏於內心、焦躁下湧動的各種強烈的負面情緒。起先是難以抑制的怒氣,在身體極度緊繃之餘,我決定去山坡下一段無人的小路走走。隨著突如其來的怒吼 (對,我知道靜觀過程是不能講話的,但是當時四顧無人,而且在開始自言自語後,發現心在引導著我向更深層的方向走,所以我就放任自己了)。

    我意識到學校裡的同學們之間總是滔滔不絕、呼朋引伴的互動模式讓我十分不自在。同時,他們對外在事物的無盡追求(盡情談論偶像、化妝、遊戲等話題)讓我不僅感到十分不著邊際、不知所云,甚至還有些厭煩的感覺。但之前,由於被灌輸了團體行動才是正常、甚至最好的社交模式 、再加上逐漸意識到孤身一人在校園中式如何無助,使得我不得不壓抑自己對這種社交模式的厭煩感受,拼命試著融入。在五日的靜觀裏明確感知到這樣一股強烈的厭惡後,我理解了這般社交喜好的與衆不同是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且,逐漸放下了硬要融入同儕閒的期待。

在憤怒褪去後,我清晰地感受到了內心的情緒正轉化成某種深層的東西,但我當時不是很能理解那究竟是什麽。一直到最後一晚的慈心祝福後,才有曙光乍現的感覺。那天晚上,我們平躺在地板上,隨著老師的帶領,將內心祝福的同心圓從自己慢慢擴散至認識的所有人。過程中我的腦袋一片昏沉,因爲先前的情緒波動而有些疲憊,但腦海裏還是浮現出這樣的畫面:祝福幻化為顔色鮮艷的彩帶,串起一個個或親暱或疏遠的人。

照片

    那天深夜,我作了一個溫暖的夢。夢裏,先前在專修營老師所講述的 「和尚和樹木精靈」的故事場景,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當時,其中一位樹木精靈準備離開一直以來借宿的人類的家,回到自己歸屬的那片森林,開始精靈的生活。雖説幾乎是永遠別離的場景,卻沒有絲毫感傷,精靈繼續和那家人的孩子們繼續歡笑打鬧。醒來後,我感受到發自內心深處的溫暖,在胸口中溫柔蕩漾。也許,我就像是那位精靈,在五日的止語正念營隊後即將踏上自我追尋的征途,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

先前在心裏湧動的、讓我身心俱疲的強烈情緒,似乎都在這溫暖的光輝中淡淡退卻。看著心墻上傷痕纍纍的磚塊,回想起以前經歷的身心痛楚,我再一次深刻地理解,原來一路走來,18嵗的我早已疲憊不堪;而此刻真正的自我接納又是何等重要。

於是,我不再強迫自己非得走出那堵墻不可,不再假裝我能忘卻自己所有的缺點。慢慢地,我甚至開始覺得就這樣靠著這堵墻,靜靜地欣賞外在變化多端的風景,其實也是種享受。衹不過,我心裏同時也明白,在再次面對喧囂嘈雜的校園,看見周遭熱切討論偶像、流行、美食的同學們時,我仍舊會對自我的價值觀以及自己在校園的位置產生頻繁且深刻的懷疑。這樣的心理準備很快地在往後的校園生活中得到應證。但是,我不會再急著做出改變,不再壓抑和逃避自己因此而產生的恐慌和不安。因爲我深深體會,尋找自我是一條極爲漫長的道路,而正念的自我接納和對自己的「愛」能讓我在這條道路上崎嶇前行的時候,不喪失信心。

照片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的旅程才正要開始。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