靭性的台江,走溪流,扛茨新結庄
靭性的台江,走溪流,扛茨新結庄
台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八月中旬暴風雨,曾文溪水沖毀溪南寮堤岸「三百五十間」,昭和四年(一九二九)七月二十九日,午後大雨徹夜,曾文溪水再次暴漲,溪南寮堤防又潰決,這一夜,十二佃、和順寮等三庄受創最為嚴重,直到隔年,溪南寮堤防才修復。根據溪南寮興安宮沿革記載,溪南寮舊廟合安宮在昭和三年大水時,慘遭曾文溪沖走,全村人扛著竹籠次南遷今日現址,一部分人則移住十二佃旁,起建新吉庄。
整體而言,十九世紀可說是古稱台江的台南市安南區,走溪流的世紀,平均七到八年就有一場大水,沖毀田園,沖出新埔,百年來的水患,要等到昭和九年(一九三四)延長四公里的安順堤防修築之後,沿岸村民才能免去長年的走溪流之苦。
為開築這條新堤防,昭和十年(一九三五)七月,村落原本在是堤內的十份塭,六十六戶人家,也在這個夏天,全數遷到溪南堤外新居,他們的祖先,大半輩子,都與曾文溪氾濫在搏鬥!然而,時至今日,由於菅仔埔地勢低平,東邊新灣兩港及西邊原屬鹽田,率皆填土墊高地勢,闢做工業園區,加上菅仔埔舊有的水路,日益淤淺,人口增多,卻未增開大型的排水路,愈來愈多的超大洪水量,已非日治時期興建的排水路,所能負荷,以海尾寮為例,每逢大雨,村內必然淹水,簡言之,二百年來,每年幾乎都淹水。
台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治水之路,迢迢漫長,從走溪流到扛茨新結庄,如何築堤、清淤、分洪、滯洪…考驗著當代治水經驗與智慧。
小台江公民記者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