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 amo喜憨兒土城義式餐坊 提供在地好滋味
【記者蔡馨儀、陳玥蓁 / 新北市報導】為了讓憨兒們透過與客人的互動學習工作技能和經驗,進一步轉型進入正式職場,位於土城的Te amo 喜憨兒餐坊義式餐廳,不只後台的餐點由喜憨兒製作,前台的餐桌擺設佈置、替客人點餐、都是由憨兒們一手包辦,充滿活力的憨兒們不慌不忙地為客人點餐、倒水,希望讓客人都有愉快的用餐體驗。
角色轉換 從被服務到服務人
Te amo 喜憨兒土城義式餐坊為喜憨兒基金會下的庇護工場之一,提供較有就業能力及意願的憨兒們工作及學習。店裡的工作分為內場及外場,憨兒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做選擇,在就業服務員的指導與店長的協助下,學習如何應對客人、使用平板電腦點餐等工作技巧,待就業服務員評估憨兒的狀況後,幫助轉型至一般社會職場。
過去社會大眾對於憨兒的印象大多是需要被照顧的族群,「但我們希望讓孩子們從被照顧變成服務他人的角色」,店長余耀文說,餐坊的經營理念不僅是提供憨兒工作訓練,更是給予孩子們第二個溫暖的家。
磨合出最適合的教學模式
為了讓憨兒的能力可以與一般職場標準更接近,店長與就服員每天都會利用休息時間憨兒訓練基本的工作流程,藉由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讓憨兒更加熟悉操作。有些孩子學習速度沒那麼快,就服員與店長會適時給予個別指導。余耀文說,自己原本不是特別有耐心,剛開始指導憨兒時,有時候因為過於心急,造成自己很大的壓力,「之後學著去同理孩子的狀況,嘗試變換不同的指導方式」,心態上的轉變讓余耀文對於指導憨兒更能得心應手。
余耀文在經營管理上作了許多不同的嘗試,為的是可以讓憨兒的學習最大化。攝影/蔡馨儀
樂在其中 肯定自我價值
已經在餐坊工作七年的內場小廚師顏志丞,提到在這裡工作的成長,感謝的說,「就服員和店長給了很多技術上的指導,讓我多了很多自信!」顏志丞在就服員、店長及家人的鼓勵下,參加許多身心障礙職能競賽並獲得佳績,現在也成為Te amo 喜憨兒土城義式餐坊的正式員工。
在餐坊已經工作五年的外場人員周湘翎,談到工作最大的收穫,有些羞澀的說:「認識了很多朋友,學習怎麼面對客人,讓我覺得工作很快樂。」對於憨兒來說,餐坊不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結交朋友、溫暖的第二個家。
已經在內場工作七年的顏志丞炒起義大利麵來動作迅速俐落,專注的眼神透露出對工作的熱情。 攝影/蔡馨儀
永續經營的願景
由於餐廳地理位置並不顯眼,來用餐的客人大多侷限在鄰居、附近社區的小家庭,為了提高宣傳效果,憨兒們會到捷運站附近發放傳單。在規劃永續經營的部分,余耀文希望走向在地化經營,並發展出餐廳的特色,希望能藉此讓更多人知道Te amo 喜憨兒土城義式餐坊的存在,吸引更多人前來用餐。
周湘翎在開店前仔細地擺設桌上的餐具及餐巾,毫不馬虎。 攝影/蔡馨儀
採訪側記
採訪前,我們很擔心不知道怎麼打開憨兒的心防,但是當天去採訪的時候,憨兒都很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也表示很開心我們的到來,採訪結束意外地被招待了餐點,用餐過程中憨兒貼心地注意我們杯子裡還有沒有水,親切地問需不需要整理桌面,服務的完整程度超出預期,甚至比坊間許多餐廳還要更好, 是很棒的用餐經驗。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