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圳出發的音樂季,我們是小鎮新彎曲
自從圳水流下,小鎮開始生機活躍,由於有了它的滋潤,米糧花開結果、蔗香四溢著糖蜜、香蕉乘坐著水圳的催動,飽滿肥大,這麼接地氣的景像,在一場音樂季中,可以嚮往這用18公里長的圳水,帶入音樂旋律而引人入勝,這是已經辦理九年的「搖旗吶喊」音樂季活動的陣陣動人開始,持續引圳水迎唱到8月4日至5日,音樂季整體活動從6月開始,就陸續跨月開始系列活動,要推廣的就是小鎮的「新彎區」。
旗山圳水就是帶入生命的源頭
今年音樂季以「土川-看水」為主題,除了凸顯鄉村地區既有的水資源,也是對於農業發展的想像飲水思源。圳水孕育出地方產業,成為成功造鎮的關鍵,在這旗山小鎮裡,圳水也是現代化自來水的源頭,很難想像高雄最早的自來水系統,其實在旗山小鎮,而這也是日治時期,日人積極建設地方現代化的重要政策。日本時代的「上水道」就是專以自來水飲用水為主要輸送的渠道設施,透過取用楠梓仙溪乾淨的水源,做為全市街區的用水,設置公共水龍頭讓全鎮使用,可以說連結著水圳,帶動小鎮的全面發展。
完全由民間自籌款項辦理的搖旗吶喊音樂活動,九年來的努力,從一個半天的音樂活動,到今年開啟2天的演出和一個月的季節活動,最大的推手,就是尊懷文教基金會的志工。「每年都要有一個主題來延伸旗山的特色」這是音樂節逐步開創的氣象,在基金會每年都有不同挖掘地方特色的行動,因此也是最好結合社區議題,讓社區的景觀、產業、環境能夠透過藝術的倡議,重新賦予意義。
理性、實務的深化行動是音樂季的先行
到底台灣社會對於圳水的了解程度如何?從去年政府宣布農田水利會將改制為公務機關,形成民眾冷而上頭熱的社會與論便可想而知,人民的遠離圳水的情況,已經是台灣生活的普遍模式。全台灣水圳數量破千,流經面積幾乎包辦了8成人口的生活環境,但對於水圳在生活中的想像,卻是一個停留在農業灌溉、與水溝排水的刻版,也談出台灣環境思維,是切斷的圳水,讓水這個東西離生活遙遠而無感動。
承上現況,音樂季今年希望結合「水圳工作坊」廣邀青年學子或社會民眾,用4天3夜的方式從課程、討論、田野行動與實作,深化旗山圳與台灣水圳文化內涵。「水圳工作坊是一場結合搖滾精神的活動,從頭到尾鼓勵參與者從理性討論後,再進入圳水來感性行動」音樂季藝術總監老王說,我們要做一個不只要有感覺的活動,還要有親手動作的空間,促動理性與感性的交織,營造一個有思想有感動的水脈動。
水圳的造訪就是一種旅行
在「水阿,你可要慢慢流,別那麼快把我的愛帶走」的旅途中,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的事情,而這樣的造訪,就是趣味的開始。你可知道50年前的旗山孩子,都怎麼樣在水圳旅行?腳踏車走入圳岸找朋友、抱著香蕉假莖隨圳水飄送。來感受一段時代光譜、找尋一趟趣味童年,音樂季在圳上辦理「水圳鐵馬行」和「香蕉水衝浪」小旅行活動,是大家感受水圳另類方式喔!
一場藝術和社區的音樂活動,到底可以影響地方什麼呢?近年國人們已紛紛開始討論,而日本新潟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瀨戶內海藝術季」等節慶,便是以地方的人文地景為出發,透過藝術、旅行、自然環境的保護、甚至直接的旅行走入,引人入勝更創造地方翻轉的能量。而旗山雖然沒有他們幅員廣大,但思路與愛的交織確是同出一轍,你也可以跟著搖旗吶喊音樂季的腳步,進入旗山圳,一起把愛的汁液充滿,翻轉農村的亮點,再次照耀。
獨立音樂的表現從搖滾寫生和圳水的體驗進入
為鼓勵台灣獨立音樂的推廣,2018搖旗吶喊將是歷年辦理來第一次,有超過16個創作演出團體的音樂節慶和2天的音樂展演。除了台灣的音樂演出朋友外,更有國外表演團隊前來參與徵選活動。「旗山是屬於農村型的社區,所以更有自由和特色的內涵」,在世界都市快速樣貌發展雷同的同時,各地農村的地景才是表現國家差異的開始,所以促動藝術在鄉村與環境土地對話,便能夠產生更強的吸引力和活化鄉村生命和特色。
「我們跟商業型音樂節不同,沒有大卡司,只有希望被看見的演出人,聽過就沒意思了,來就要聽沒聽過的」。音樂季除了希望帶動鄉村的藝文活動外,也希望透過募集共好的方式,從地方店家、小額捐款、週邊活動、企業募款等一點一滴地把舞台搭起,讓不以付費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浸淫在這友善共好環境接受薰陶和刺激成長。
8月4日活動的第一天,將與搖滾寫生、圳水感恩慶典與吶喊市集綜合辦理,透過音樂和地景寫生的結合,「讓寫生更有節奏、讓音樂更有畫面」,也是音樂季歷年來的重要特色。
繼續深化社區的藝術散播蜿蜒
第九年的音樂季,開始慢慢成為地方特色的活動慶典。不只要讓藝術連接世界各地的人到訪,更希望讓鄉村地區翻轉,就從自己的社區特色出發,保護生活的樣貌,使得音樂季表現所留下的內涵,能夠成為持續深化蜿蜒土地深處的根。土地是彎曲的,音樂也是曲折的有趣,「要跟別人不一樣,就從小鎮新彎曲開始出發吧。」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