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瓦堆砌出文藝復興 實驗教室逆轉偏鄉
【記者李翊甄、廖品鈞/桃園市報導】灰白毛色相間的家鵝在清澈的溪流中,悠然划水而過,這樣純樸的農村景緻,已十分少見。這是位於林口都市計畫保護區的坑子社區,由於禁限建政策的管制,居民得以保留一塊淨土。然而,保留了淨土卻敵不過社區意識沒落,悠久的社區產業 — — 手工斗笠,不再受重視。幸好居民看見了這個問題,以社區營造的方式,齊力守護社區文化。坑子社區的傳統產業文化再度得到生機,坑子的故事也就得以繼續傳承下去。
合力復興傳統建築 土埆厝風華再現
土埆厝在農業時期是十分常見的建築,但隨著工商業興起,洋房逐漸取代傳統的土埆厝,「蓋這棟房子最主要是要讓年輕人知道長輩當年住的房子是怎麼來的。」坑子里里長陳長江說,在民國八十九年時,文化大學景觀系與桃園縣政府合作,規劃在社區主要聯外道路 — — 台一〇八線的空地上,興建遊客導覽中心,經過四年的努力,在社區內已故的許炬焦老師傅以及多位師傅的協力下,依循古法,重建現今已不常見的土埆厝作為遊客導覽中心,除了緬懷古人的辛苦打拼,內部也展示文物及藝術品供遊客欣賞,從原料的採集到興建過程也拍攝成紀錄片,讓年輕人見證歷史。
從無到有,建造土埆厝的過程並不容易,土地的授權是當地最先遇到的難題,居民對於出借土地給政府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經過討論後,由當時擔任社區常務監事的陳長江同意出借,「那時候想說為了推動地方,決定無償提供這塊土地。」他在過程中靠的就是信念,一個復興傳統建築的頑強意志,最後也迎來甜美成果。
土埆厝是社區居民一磚一瓦,親手堆砌而成,相當費工。 圖片提供/坑子社區
盼能突破法令限制 活絡地方產業
外表古色古香的土埆厝,內部也是仿古製作,以「一條龍」的傳統民居形式重建完成,冬暖夏涼,清爽舒適。「現在講到桃園的土埆厝,很多人都知道就在這裡。」陳長江驕傲地說,土埆厝也成為坑子社區的地標之一。
儘管土埆厝讓坑子社區打響名氣,當地仍有許多難關需要突破,陳長江無奈表示:「因為禁限建,造成地方人口外流嚴重。」社區發展協會希望能結合社區名聞遐邇的蘆峰烏龍茶以及豐碩的自然生態,發展休閒農業區,卻礙於法令的限制,計畫遲遲無法通過,陳長江期望能利用地區資源,帶來更多工作機會,也讓青年人口回流。
建築師出身的陳長江,對於重建土埆厝一點也不馬虎。 攝影/李翊甄
傳統產業後繼無人 居民轉念開闢新路
有著純樸農風的坑子社區,早在農業時代,就因生產長枝竹及桂竹等相關原料,發展手工斗笠產業,全盛時期全村約有三十戶人家從事手工生產,日產量達百餘頂。但隨著工商業興起,民眾對於斗笠的需求不如以往,加上手工斗笠耗時費力,在年輕人不願傳承的情況下,熟悉這項技藝的僅剩年邁的長者。
為了不讓這項技藝失傳,社區便與當地唯一的小學 — — 頂社國小合作,推動DIY課程,希望學童能夠透過學習村內的傳統技術,更深入了解家鄉文化,儘管斗笠已不是維繫社區經濟的重要命脈,仍能藉由創意課程,編織社區居民的共同記憶。
社區裡熟稔斗笠編織的長者,正仔細地講解製作過程,盼能永續傳承。圖片提供/坑子社區
偏鄉國小不服輸 實驗教室推動有成
頂社國小近年因少子化嚴重,全校僅有45名學生。但學校依然積極推動「學校經營社區化」,將社區產業結合教育推廣,發展多樣特色課程。由於坑子社區附近有不少高爾夫休閒球場,頂社國小校長陳慶安充分利用這項資源,將高爾夫球融入教學中,高爾夫球實驗教室也隨之誕生。每周二在校內進行室內教學,周三再至球場實地演練,從小培養孩童多元興趣,增添教學的深度與廣度,高爾夫球實驗教室已經推動兩年,孩童的反應也十分熱烈。
孩子們善用學校提供的高爾夫球課程,盡情揮桿。 圖片提供/頂社國小
除了高爾夫球教學,更有培養毅力及耐力的獨輪車課程,學生優異的表現獲得二〇一七年桃園市獨輪車錦標賽,國小高年級雙人花式第二名,為校爭光,「新世紀裡講求的都是能力取向。」陳慶安說,不完全仰賴課本的知識,讓孩子到外面的世界拓展視野,才發現處處皆教室。
儘管面臨少子化危機及日漸嚴重的人口外流,坑子社區的居民仍善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多項產業,無論是傳統土埆厝或是新穎的實驗教室,都能看出坑子社區未來潛力無窮。
採訪側記
隨著時代進步,手工斗笠無可避免的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但這次的採訪,並沒有感受到太多關於傳統產業沒落的憂愁,因為居民都懂得向前走,無論是陳長江村長對於坑子休閒農業區的寄望,或是談起實驗教室,陳慶安校長閃閃發亮的眼神,我知道,坑子社區多年的耕耘必定會帶來收穫。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