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極端氣候_卑南溪引水&池上圳_池上水利會站長黃昆合解說

2017/11/15 09:28
4,116次瀏覽 ・ 2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2017.10.21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中橘色部分為池上圳進水口排水門保護鋼板,被今年10月13日卡努颱風帶來的豪雨、大水和泥砂沖到遠處

水田生態教育推廣種子營這次來到池上,極端氣候對台東的好山好水有很大的衝擊,2009年莫拉克颱風(八八風災、許多地方2日的降雨量,相當於非洲有些國家1整年份的量)使得原本清澈的卑南溪,至今仍從中央山脈上游崩落的地勢,夾帶大量泥沙,滾滾奔騰好似「濁水溪」。

幾台怪手、卡車正在卑南溪裡忙著清淤、修補,因上一週(今年10月13日)輕颱卡努颱風外圍加東北季風共伴效應,三天在向陽山區降下八百多毫米的雨量(差不多高過大人膝蓋高度),池上圳進水口再度被沖毀,連排水門保護鋼板也被沖到遠處,搶修費用約30萬元,修復期約一星期多,目前正值水稻稻穗入漿期,也就是這段期間沒有水可以灌溉,站長說:「再不趕快修好,有的農民很兇,會打電話來罵。」

從莫拉克颱風之後,每年池上圳進水口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一年大約被沖毀三〜六次,每次重修經費約30萬起跳,全由農委會補助(其實也是納稅人共同支付)。

現場看極端氣候影響,比起坐在舒適的家或教室觀看新聞或影片,內心非常震撼,生態保育刻不容緩,真的需要更多改變的行動力。

照片

黃昆合站長說:「以前水利會的工作是做好照顧農民灌溉用水,並沒有保育概念,民國96年記者在下游拍攝到幾隻魚死掉的照片,認為是水利會池上圳進水口把水攔截造成,我因為這條新聞上了報紙全國版面,一個月瘦了7公斤。後來2008及2009年農委會專款補助二期經費約1千4百餘萬元建造魚梯,完工後真的有看見魚群洄游。沒想到魚梯建好當年,莫拉克颱風來襲,從此卑南溪夾帶上游大量泥沙,許多台灣原生種魚不見,魚梯也無用武之地了。」

照片

照片

進水口旁的池上圳生態觀賞教育園區,運用台電廢棄電桿興建,因木頭有特殊防腐塗料,唯恐影響水質,所以下方加設水泥台柱。這幾日進水口正在搶修,沒有放水進來,生態導水路清楚看到卑南溪夾帶的泥砂厚厚一層,需要清理。

照片

照片

生態教室播放下方是可以看到耗資鉅額興建的魚梯,已積滿泥沙沒有看見魚兒了。

照片

照片

卑南溪原有台東間爬岩鰍、日本禿頭鯊……等許多獨特的魚類,興建魚梯時,魚類專家希望水深30公分以上,讓魚不會被看見,鳥類專家說:「鳥沒有魚吃,鳥怎麼辦?」每個物種都想擁有舒適的家,折衝、競爭、合作,在大自然中共存共榮。

照片

照片

照片

站長播放當年「護魚有成的池上圳魚梯成果」影片,莫拉克颱風打醒「人定勝天」的迷思,如今只能在影片中追憶大批的魚群在清澈見底的卑南溪水中迴溯的景象。

照片

照片

照片

來到沉砂池其設計採用日本明治大學山本光男教授所創之逆坡降配置法,即在沉砂池入口至擴大段區間採漸變及逆坡降方式,使該段水流維持等速期能將各分隔槽之水面線等高,然後在沉砂池起點段設置-1.63之落差並區分沉砂池為6小格,利用此一水頭排砂,在池之末段經由沉砂後將清水引入幹線灌溉農田,沉澱後之砂石則由暗渠工引流回到卑南溪。

莫拉克颱風過後,卑南溪夾帶的泥砂量非常大,即使有沉砂池,灌溉溝渠仍淤積很多泥砂,這些泥沙並不是像濁水溪的泥砂富含營養,剛插秧後,過多的泥砂反而會讓秧苗窒息,生長不良,因此第二期稻作收割之後,農田進水口處的田土因泥沙淤積而較高,農民要雇請小怪手加以清除,這是莫拉克颱風後,增加的農事工作。

照片

以往清澈的卑南溪水,不僅灌溉農田,流進村落,婦女們來洗衣,因此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為居民搭建洗衣亭,莫拉克颱風後,厚厚的泥砂淤積,洗衣亭已完全無法使用。

照片

照片

水田生態種子營學員發揮「挺公工」精神,在洗衣亭裡撿垃圾、灌溉溝渠清淤泥。剛聽完黃昆合站長講完先民建造浮圳,心中感佩,輪到自己拿鏟子,都市來的學員馬上大喊:「這土好臭……」,沒兩下,已經有人站到一旁,想當農夫或生態行動者,除草、挑土這兩關是很重要,自已辛苦過,更能體會先民、水利人員、農夫的辛勞。

照片

金城武樹、伯朗大道帶來許多觀光客來到池上稻田,曾發生割稻機和遊客爭取路權的情況。

下週(10/28)池上舉辦秋收稻穗藝術節,未來若是有伍佰等本土巨星,帶領更多遊客一起走讀卑南溪,每人拿起鏟子,下田一起「挺公工」,深刻了解極端氣候對台灣的影響,更多改變行動,維護生態該多好!

感謝黃昆合站長提供莫拉克88風災的相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