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三郎遇見楊三郎

嵌入:
文字-A A +A

新北市永和區面積僅有5.71平方公里,是全臺面積最小、人囗密度最高的城鎮。這裡不僅是典型的移民聚落,同時還誕生兩位赫赫有名的楊三郎,一位是知名的畫家,一位是創作台灣歌謠的音樂家。

2017年6月25日永和社大規劃12個當地特色據點,從博愛街的楊三郎美術館開始,帶領在地居民一起走讀那些不為人知的拼命三郎故事,其中不乏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參與。

受訪者褚縈瑩:永和除了大家比較熟知的畫家楊三郎之外,有一位對於大眾文化非常有貢獻的音樂家楊三郎,還有中間其實安排的每個導覽點的目的,希望呈現永和各行各業其實都有拼命三郎的精神,在經營他們自己的事業,默默耕耘,讓永和發光發熱的三郎們。

受訪者余淵貞:永和有一個很古老的布袋戲團叫明虛實,那我們之前也都不認識它,因為在知道有這個題材,所以我們就去找這個明虛實的團長,後來被我我們找到了,與林團長相談之下,以前只認識這種雲州大儒俠的布袋戲,剩下的我們都不知道,去他們家裡跟約出來聊天,才這樣認識的,差不多幾次之後,我們就非常了解,原來臺灣的布袋戲是清朝的時候從泉州過來的。

來臺實習,首次參加走讀的澳門大學生劉淑婷覺得新鮮有趣,她說將來會把這樣一個經驗也帶回到澳門。

受訪者劉淑婷:來臺灣我看到很多一直在札根社區,做社區營造的東西,然後我覺得超級感興趣,然後我專業是心理學,我想我以後專業的發展可能也是想說到社區,我們那邊雖然沒有社區,我也想做類似這樣的東西,這城市的故事就很想來聽一聽, 你們是怎樣把一個城市,它裡面每一個人的故事,然後把它連成一條線,變成是整個城市裡面出現的一個故事。覺得這樣的概念對我來說很新鮮,以前沒有接觸過,我想說跟著這樣走一趟的話,那說不定澳門也會有它自己的故事,我自己生活的地方說不定也會有它自己的故事,可是從來沒有人要把它整合成一個故事吧! 

公民記者 貝思特 新北市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7

加入時間: 2016.03.23

貝思特

加入時間: 2016.03.23
71則報導
71則影音
2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35

市民樂活農園 體現樸門友善環境種植

2023-05-29
瀏覽:
1,922
推:
40
回應:
0
5:04

公園步道潛藏危險 手作維護給足安全

2023-04-24
瀏覽:
3,959
推:
18
回應:
0
9:40

影象畫象 關於林旺

2022-12-30
瀏覽:
2,042
推:
71
回應:
2
3:08

主婦一籃菜 食農綠主張

2022-10-06
瀏覽:
3,965
推:
53
回應:
0
9:36

仙通橋蹲在那

2022-10-03
瀏覽:
3,647
推:
28
回應:
0
3:59

咱的老年影像分享會

2022-09-01
瀏覽:
1,934
推:
45
回應:
0
3:03

玩童 遊戲設計師

2022-08-18
瀏覽:
3,111
推:
33
回應:
0
4:49

讓兒童開心上街玩吧

2021-10-20
瀏覽:
2,562
推:
170
回應:
0
1:58

疫情血庫荒 奇招喚熱血

2021-09-14
瀏覽:
2,916
推:
101
回應:
0
4:34

迎尪公巡田園 行走古香路

2021-05-07
瀏覽:
4,007
推:
371
回應:
2

當楊三郎遇見楊三郎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309篇報導,共12,31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309篇報導

12,31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