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高有智深入部落 幫原住民發聲

2017/10/10 20:00
5,316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程彥諄/台北市報導】周六下午突然來了一場大雨,四名泰雅族青年正在原住民電視台的會客室等待著。體育表現精湛的四位年輕人,雖然在大學籃球隊的比賽表現亮眼,但對於是否繼續堅持自己的籃球夢,他們顯得相當迷惘。這次原住民電視台邀請這些年輕球員上節目,就是希望他們分享,作為一名原住民體育保送生,如何面對夢想與就業之間的掙扎?

門打開了。一位個頭不高、眼神深邃的男子,神情愉快地向他們自我介紹:你好,我是《青年TuPa》節目製作人高有智。你們有想說的話,待會節目上請儘管提出。接過男子手中的名片,隨著會談的行進,球員們開始相信,這位口才便給的高製作人,不但了解他們心中的疑難,也對他們選擇夢想和就業之間的掙扎深有感受。

他們不知道,早在二十年前,高有智就對原住民學子的就業問題有過探討,也正因大學時期,多次參與原住民族的公益運動,讓他堅定了投身媒體的信念…

台大動物系畢業,並於同校新聞研究所畢業的高有智,現為原住民電視台《青年TuPa》節目製作人。在新聞圈闖蕩將近二十年,歷經台灣教會公報社、中國時報、天下雜誌的歷練,對小人物故事抱持高度熱情的他,參與過《休耕啟示錄》、《我的小革命》等一系列社會專題報導。二十年來,台灣媒體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幾經風雨的高有智仍不放棄自己作為記者的初衷,始終相信熱情、美好的事物能夠改變世界。

拒絕資訊片面供給 深入直擊核心小人物

今年高有智和原住民電視台記者李玲玲、杜逸帆及顏嘉明等人,以《呼吸的房子:石板屋的消失與重生》奪得卓越新聞獎的專題報導獎。說起報導石板屋的緣由,長期從事原住民議題報導的高有智說,二O一六年屏東縣舊好茶石板屋聚落被世界建築文物守護計畫列為登錄名單,令他感到相當振奮。但隨後媒體對於石板屋的相關報導都十分片面,缺乏整體性的報導,難以令人完整了解石板屋文化的起落與文化意涵。高有智等人於是決定對石板屋題材,規劃出一系列的專題報導,以免好不容易引起注意的傳統文化,又被再度無視。

高有智團隊於是深入好茶部落進行專訪,記者團隊在走訪了舊好茶部落居民杜義雄(綽號小獵人)和老石板藝師顏柱、馬樂兩人之後,了解到石板屋文化現今的沒落與文化斷層。經過鄉野調查,他們才了解到石板屋並非只是一種傳統建築,而是魯凱族人的重要精神遺產。

傳說石板屋的石瓦接縫方式是按照一條具有靈智的百步蛇身上的鱗片排列而成,尊崇百步蛇的魯凱族人因此視石板屋為靈蛇的恩賜。而蓋成一棟石板屋往往需要全村成年男子的齊心合力,能夠擁有參與蓋房的資格,也表示自己身為部落男人的一分子,而擁有一間石板屋,也代表這名男子擁有自立的資格,並且受到全族人的認可。因此石版屋除了是遮風避雨的棲身之所,在魯凱族人的眼中,也代表一名族人被社會認同的證明。

高有智團隊最終以台東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為例,看見社區志工和部落住民,如何依照傳統,合力搭建石板屋,使傳統文化重返榮耀。整個建造石板屋的過程也受到紀錄,開啟原住民文化典藏的新章。

「原住民的族群正義議題,在石板屋的專題報導中可見一斑」,高有智說。達魯瑪克部落的舊址的名稱為kapaliwa,意思是「真正人住的地方」,舊時是族人安居樂命的故鄉。隨著日據時期和國民政府的到來,達魯瑪克部落的族人被迫遷離組先居住的家園。意識到傳統文化正在流失的部落青年lravorase等人於是發起石板屋重建計畫,藉由讓青年人一起蓋石板屋的傳統,將年輕人的凝聚力重新找回,希望能喚起傳統魯凱人搭建石板屋的精神意涵。高有智等人也在其中看到希望,畢竟「文化不斷,就會成長」,這就是高有智所樂見的。

原住民文化的流失早已不是新鮮事,如何讓部落耆老能有傳承的窗口,才是有志者關心的區塊。高有智認為,原住民電視台將文化進行數位典藏的方式,對於部落文化跨族群、跨世代的發聲是有積極有效的。深刻的採訪和影音記錄,除了有助於打破文化傳承的壁障,也能幫助閱聽者得到更全面的資訊,了解這片土地上更多元的故事。

透過專題報導 看見事件上下連帶樞紐

台大動物系畢業的高有智,坦承文科對他來說,曾經只是得分工具。但在台大的歲月是人生最大的轉折點。學生時代的他,參加許多原住民部落的「生活體驗營」與課輔工作,也走上街頭,參與社運遊行,組織學生到台南七股反對設立濱南工業區。這些社會工作的實際體驗,讓他思考自己能如何改善社會?又能夠和未來的工作產生什麼聯繫?幾經思考下,他報考了台大新聞研究所並順利入取,決心從事新聞工作來改善所關注過的社會議題。

二○○一年,適逢媒體大裁員時期。網路媒體興起,傳統報社大量裁員,平面媒體紛紛力求轉型。剛當完兵的高有智面臨媒體的凍結人事,只好到台灣教會公報任職。這家小報社雖專注於基督教義的宣揚,但對於社會弱勢與非營利團體(NGO)的動向,也都相當關心。但當時台灣的公民媒體意識較低,有感於無法再對議題做出深入接觸,高有智於是報考加入中時教科文組。並因為優秀的表現,被轉任為政治組記者。

當時中國時報國會組記者何榮幸,深覺政治組不應隨眾追逐口水,於是帶領團隊進行大型專題的報導,力求突破。「體檢臺灣公共建設閒置浪費系列」、「休耕啟示錄系列專題」與「末代菸農:回顧台灣菸業文化與政策」等大型專題,就是此時期眾人的奮鬥成果。

二○○五年五月二十日,紀錄片《無米樂》引發社會話題,片中對於傳統稻農的困境、農耕產業的沒落現狀做出寫實的側寫。儘管主人公崑濱伯樂天知命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也難掩他面對農業轉型時,由衷的無奈和窘困。這部片也身深觸動了高有智和何榮幸。他們於是在同年的七月開始了系列的專題巡迴報導,走訪台灣農村並記錄下農民的甘苦談和生活實景。該系列報導對於休耕政策與農地補貼的合理性有著深刻的反思,延續了大眾對於台灣農業議題的討論。

高有智指出,當今媒體眾家激烈競爭下,容易競相將報導重點聚焦在一個個例身上,形成販賣悲情的局面;媒體對於個例的表層報導或許能替這個個例帶來一些援助,卻解決不掉背後的遠因,報導的影響也因此受限。

照片

談到採訪與報導,高有智認為熱誠是第一關鍵 攝影/ 程彥諄

高有智在中國時報時期,在當時報社較為自由的風氣下,積極進行公共議題的挖掘與報導,他和何榮幸人參與了一連串的社會專題報導計畫,系列佳作諸如《休耕啟示錄》、《尋找祖先的路─原住民文化的消失與重生》。

二○○九年的《我的小革命》,他與何榮幸、黃哲斌、郭石城與謝錦芳等人,藉由一系列小人物專訪,將台灣各處鄉鎮中,默默以新思維與實際行動,對地方付出奉獻的小人物進行詳實側寫。有效助長了大眾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對於推動公民媒體風氣,居功甚偉。二○一二年七月,旺中集團申請併購中嘉有線電視系統,學者黃國昌等人到NCC抗議,之後,又有一群戴面具的青年也到NCC抗議,旺中集團記者拍到有人發錢給抗議青年,連續數日以大篇幅報導暗示黃國昌為幕後主使。

高有智因不滿旺中集團對於黃國昌事件的處理方式,請辭離開了中國時報。轉戰天下雜誌記者工作的高有智,觀察台灣勞動人口負荷過重的情形,寫出了《過勞之島的累痕》一書,將台灣勞工缺乏保障,高工時低加薪的窘況做出詳實的分析,並持續發掘新的議題。後他在原住民電視的邀約下,入台擔任節目製作人一職,思考改善原住民權益的方法,於是就有了《青年TuPa》這個談話性公益節目。

《青年TuPa》中的「TuPa」為布農族語中的「說話」之義,高有智希望透過創造一個讓原住民青年發表意見的平台,營造出青年自覺行動的力量,讓整個社會一起思考改善社會的新方案。每一集的《青年TuPa》都會邀請原住民青年談談他們的生活與期許,希望有了這個和社會對話的窗口,可以讓理念得到更多實現的機會。比如談論原住民學生球員在就職與夢想之間的取捨,就討論了台灣的原住民加分和體保生制度,對於台灣的體育推薦入學制度,重新起到討論的作用。

照片

《青年TuPa》節目錄製後與嘉賓合影的高有智 攝影/程彥諄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試著點亮一根蠟燭。」高有智認為行動能夠帶起更多行動,改善現狀的行動將會得到感染力,影響更多人一起照亮社會。

高有智認為,採訪最重要的功課在於事先調查對象的背景資料。這門功夫可深可淺,最主要在於讓受訪者感受到自身的誠意。事前準備的愈充分,除了能得到受訪者的信任,也能避免受到瞞騙。

高有智舉自身採訪蘭嶼核廢料的經驗為例。二○○二年四月,蘭嶼國中學生謝文龍拿信陳情陳水扁前總統,希望核廢場能夠遷離蘭嶼,沒想到引來警方到校調查,在當地引起廣大爭議;該年五月,蘭嶼發動全島規模的罷工罷課,除表達對於蘭嶼核廢場的不滿,也對蘭嶼的觀光政策和政府的土地徵用方案表達不滿。當時身在中國時報的高有智於是前往蘭嶼報導。

他先透過記者的人脈關係網了解有哪些人接觸過在蘭嶼上的住民家庭,接著透過這些關係人的介紹去和受訪者接觸。高有智說,由於核廢料議題已經是台灣處理了將近三十年的重大議題,龐大的準備功課務必事先充分準備,才能夠讓受訪者相信他的誠意,並且願意進一步透露案情的內幕。

高有智得到受訪者的信任,也更了解蘭嶼居民心中的不甘。從一九五八年起,政府徵收土地建立罪犯管訓農場開始,到八○年代的山地生活改善運動,乃至一九八二年政府假借興建魚罐頭工廠之名,在島上興建核廢料處理廠的種種不公,他都能會見到事件最直接的參與者並進行談話。這也都多虧了他平時對於人際關係網絡的經營,與事前充分的準備。

做足訪前功課 累積訪談資本

事先對相關議題、知識進行充分了解,就能和受訪者聊得愈起勁,同時受訪者也對記者會更加信任。「對外行人當然不會講內行話」,高有智肯定地說道。一個記者事前準備愈充足,愈能得到進一步的說法和內幕。更何況,如果報導無法再受訪者身上得到進一步消息,也就稱不上是「新」聞。

大前提:好的報導永遠來自於熱情

做為記者,對於高有智而言似乎是冥冥偶然中的不可抗力。年齡剛過四十的他,已是多項新聞獎的得主,除數次奪得卓越新聞獎肯定,其他獎項包含青輔會NPO媒體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星雲新聞獎潛力獎、雲豹新聞獎佳作獎等肯定。對於這些成就,高有智始終保持淡然的態度。「並不存在絕對正確的採訪技巧,其中的心得在於每一次採訪經驗的用心累積。」高有智說道。

他也鼓勵新聞系學生後進,當今媒體雖然多元,但仍有大量議題未受該有的注意。一個議題的切入首重觀察,找出最適宜詮釋社會現象的採訪對象,更能推動整項採訪的進行。他建議,永遠保持熱情,帶著一顆敏銳的心去觀察社會脈動與生活周遭。畢竟,好的新聞總是來自於記者對社會的關心與熱誠,別無其他。

 

延伸閱讀

熱情打造台中《溫度》 平民書寫成特色

小人物 堅持自己最平凡的大事

芽菜萃取保養品 讓綠色生活萌芽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