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答 門 之 緣 起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甘答門之緣起
康熙56年(1717年)「諸羅縣志」卷一封域志裡記載著:「八里坌之北為淡水港,海口水程十里至干豆門」------。此地由大屯山和觀音山的支眽歧出形成峽門,古稱「甘答門」或「干豆門」, 以南分開淡水河的中下游,北方又與基隆河匯集,成為台北盆地往返淡水間的重要渡口。雍正十年(1732) 臺灣府誌紀載:「北淡水崗邊急,番人架藤而渡,去來如飛。」這是凱達格蘭人在此創設最早的關渡藤橋¸¸歷經250年後於民國72年(1983)完成現在的關渡大橋。吳延華的「社簝雜詩」所指 :
墘竇門邊淡水隈 溪流如箭浪如雷
魁藤一線風搖曳 飛渡何須蟒甲來
雍正10年(1732)吳延華「社簝雜詩」
關渡是淡水和基隆河匯流之地,山勢由北方大屯山脈下垂到關渡形成「象鼻」與西邊對岸的觀音山脈延淡水河到關渡對岸的「獅子頭」,兩山相對峙形成峽門向以「獅象守口」 稱之。
康熙36年(1697)郁永河從福建來台灣開採硫磺自淡水河進入關渡:「海舶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峙處,曰甘答門,水道甚隘,入門,水急廣,漶為大湖,渺無涯矣」,因此本會以「甘答門」為會名。
臺北市甘答門文史生態協會 謹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