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鼠一籠 愛鼠協會打造老鼠避風港
【記者吳秉蕙、翁瀅涵/台北市報導】現代人經常會飼養寵物做為陪伴,從過去以貓、狗為主到現在,兔子以及老鼠等其他非貓狗類動物的飼養人口也逐漸增加。隨著飼養老鼠的人數上升,棄養、繁殖問題也隨之而來,二O一六年,愛鼠協會正式成立,希望能夠透過傳遞正確老鼠飼養觀念來減少不當飼養案件發生。
中華民國愛鼠協會成立於二O一六年,是台灣第一個以鼠類動物為關懷對象的社團法人,「希望能夠幫助台灣棄養、不當飼養或者是受虐的寵物鼠,進行救援以及收容送養。」愛鼠協會會長張勝鬘說。
愛鼠協會 全台第一個以鼠類關懷為主的團體
張勝鬘過去一直都有在支持動保團體的習慣,後來有次自己養了老鼠,想順勢支持老鼠相關的動保團體,卻發現國內沒有任何在救援鼠類的動保團體,也是那時開始萌生了創立鼠類保育團體的念頭。協會從網路社群媒體發起,結合網路的力量,進行組織救援、收容送養、宣導、教育,以永久改善鼠類動物處境為目標。
愛鼠協會除了救援外,還有收容送養、寄宿以及教育宣導等,此外,協會每個月會舉辦一次送養會,領養者事先在網路上填寫問卷,志工收到問卷會與領養者聯繫,從對數的認識程度導預備給鼠住的空間環境了解,一切確認後認養者便可至協會領養自己理想中的老鼠。目前協會平均每個月救援七十至八十隻老鼠,認養數量平均每個月五十隻。
愛鼠協會中每一隻老鼠都在等待認養者。 攝影/翁瀅涵
鼠類不當飼養 推廣一鼠一籠
「有一些不當飼養是不小心的,因為飼主的正確觀念不夠。」張勝鬘說,由於部分鼠類天性好爭奪,假如將牠們放在同一個籠子內飼養,容易導致老鼠間相互爭食、打架,嚴重甚至會殺掉對方。也因為如此,愛鼠協會最主要在推廣的正確觀念就是「一鼠一籠」。
為什麼要推廣一鼠一籠呢?除了防止打架受傷外,同時也較能預防傳染病相互傳染。此外,鼠類的繁殖力驚人,若公母合籠飼養,不用三個月就可以繁殖出近百隻。短時間內的大量繁殖使飼主無力負擔,最後只能棄養,也衍生出更多的流浪動物問題。
「觀念正確其實老鼠很好養。」張勝鬘說,老鼠只要環境乾淨、不餵食人類食物以及生水,籠子不要太小就可以生活。環境髒亂可能會導致傳染病,而人類食物對於老鼠來說太重口味且負擔太大;生水可能會有寄生蟲的問題,籠子過小也會讓老鼠感到壓迫感、緊張等。
在愛鼠協會每一隻老鼠都有自己的一個名子以及籠子。 攝影/翁瀅涵
全方位發展 為老鼠打造避風港
「不當飼養其實對牠們(老鼠)的傷害很大,但牠們沒有辦法為自己發聲。」愛鼠協會收容中心負責人張容倩說,「老鼠在台灣不太受關注。」愛鼠協會志工謝曉麗說。社會上許多人對老鼠的觀感並不是非常好,也導致真正在做鼠類動保的人很少,但愛鼠協會認為,鼠很小,但長久以來在醫療、化學等相關實驗中也大量犧牲,不應因為體積小或者是刻板印象而忽視鼠類的保育。
「(愛鼠協會)希望是做全方位的行動。」張勝鬘說,從第一線的救援,將老鼠從不當飼養的環境中救援出來進行收容安置、醫療等,到最後送養。在送養的過程中也希望透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來傳遞正確的飼養觀念,讓每一隻老鼠都找到自己的家。
除了一鼠一籠,籠內的擺設例如滾輪大小也需要剛好,太小也會造成壓迫。 攝影/翁瀅涵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