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7 臺北盆地的前世今生 劉益昌教授

2017/08/31 23:29
6,808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https://youtu.be/PLePwdA6En4

106年臺灣史蹟研習會

照片
照片

淡水河流域有二處明顯的口門,分別為圓山、關渡。後者所在為第二重水口,由於東北、西南向大屯山系岩層(大屯山火山噴發堆疊出的火山體)走勢直伸入淡水河,另一端則是觀音山系的獅子頭山,其介面恰為金山斷層往西南山腳斷層和新莊斷層連接位置,右側盆地水平堆積物則是落於褶曲第三系沉積岩之上(屬第四系沉積層),淡水河穿越斷層岩出海,留下「關渡口門」特殊地景。
關渡宮前有中港河,是由貴仔坑溪、水磨坑溪二支流匯聚而成,直至十九世紀初期,整個關渡平原已有八仙圳、水磨坑圳等圳路,奠定了關渡平原的稻田景觀基礎。位於關渡宮左前方河岸有一座創設於1952年排水門(水閘),當時稱作「關渡排水門」。台灣政府為解決台北盆地水患問題,執行了「關渡隘口拓寬」,以及「基隆河截彎取直」二項工程,造成大批水田鹽化,徹底改變漢人二、三百年來水田景觀。

照片
照片

臺北盆地約至3萬年前,因為河川的侵蝕作用,留在盆地中的湖水褪去後的汙泥和原本就已形成的淡水河流域,而盆地的底部則持續沉降。
距今約6000年前,臺北盆地持續沉降,由於整個地球的氣溫回暖,及冰河融化的影響,造成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回臺北盆地,使盆地內部再度陷入一片汪洋,此時的臺北湖是呈現半淡水湖的堆積。當海平面下降後,臺北湖內的水再次回到海洋的懷抱,再加上河川的堆積,使臺北盆地逐漸變成現在這種面貌。
臺北盆地的主要河流包括淡水河、基隆河、大漢溪及新店溪,重要的人工渠道則有瑠公圳、二重疏洪道等。在史前時代,臺北盆地是凱達格蘭族的居住地。漢族則是直到18世紀才開始遷入這個區域。
北投的白土在大屯山下的貴子坑山區,所出產的陶瓷黏土,也就是品質優良的「北投土」。也因為如此,北投自清朝時期便有窯業發展,可說是台灣陶瓷的發源地。
臺灣鐵路興築於清朝光緒年間,由臺灣巡撫劉銘傳籌建,為當時中國第一條以載客為目的的鐵路。1887年(光緒13年),劉銘傳興建台灣鐵路,臺北車站座落於大稻埕。1887年5月20日成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軌距則為3呎6吋(1,067mm)並沿續至今。開工初期最先興建的是由基隆港口經台北到新竹(當時稱為竹塹)。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