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安平春仔花 推廣傳統工藝的教化精神

2017/08/24 13:31
5,140次瀏覽 ・ 2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安平春仔花   推廣傳統工藝的教化精神】

藉由專注做纏花,磨練細心跟耐心。對於現代人來說,保留這個手工藝刻不容緩!

你聽過春仔花嗎?春仔花又稱作閩南纏花,以紅色居多,常出現在早期台灣社會結婚喜慶裡。必須先剪出紙片,再以色線慢慢纏繞,過程中必須專注不能留白。小小一朵紅花耗時費工,在現在則被髮飾或塑膠花取代。

春仔花推廣者---林麗蓉老師:
「(小型春仔花)兩個鐘頭就(做)起來的,其他的有的要一個禮拜有的要十天。」

春仔花造型多變包含不同寓意:例如石榴花象徵多子多孫,百合花則代表女子的優雅純潔。也有插在供品中的「飯花」,希望「年年有餘」,又稱做「飯春」。栩栩如生的螃蟹有「感謝」諧音,若纏上金色線就是「金多謝」。活潑多變的纏花造型,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安平區區長---賴青足:
「這個春仔花在安平算是有很多人都知道,有很多人在做,可是我覺得好像有點要失傳的感覺。」

傳統手藝漸漸失傳,板橋林家後代林麗蓉老師自小學習纏花,好手藝經得起歲月考驗。現在除了自己的藝術創作,更放諸心力推廣。不僅因為春仔花是傳統文化藝術,更因為耗神的纏線對青少年能產生教育意義。

春仔花推廣者---林麗蓉老師:
「(青少年)外面不是喝酒就是打架,或吸毒,這樣不好。技藝,手的工藝一來他就不會去想別的事情,這也是一種教化。

響應市政府七夕嘉年華活動,參加者年齡層廣泛。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參加,在春仔花手作DIY的過程,不僅認識先民歷史,更從中體會細心與耐心的真功夫。

 

公民記者  陳意安 
台南安平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