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閒置空間大改造 小柴屋傳載木材文化

2017/05/15 20:25
3,459次瀏覽 ・ 1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記者徐安辰、林威欣/台北市報導】在台北喧囂的街道中,有個隱身在城市中的幽靜一隅,沒有門牌也沒有水電,表面斑駁又帶有木頭香氣的小柴屋,這裡曾是有著圍籬鐵網的三不管地帶,長年的閒置也成大同區民權里的治安死角,然而在社區居民的認養下,將廢墟的屋子大改造,發展出能夠呈現柴寮仔木材產業的特色空間。

柴寮仔盛況已不在 木工技藝傳承成挑戰

在台北大橋旁的民權里,日治時期至今,就是聚集許多木材產業的地方,因此也被稱為「柴寮仔」,早年更是原木、檜木家具的發源地,然而隨著年代的流逝,年輕人不願意傳承家族事業,而老師傅的木藝及雕刻工法也漸漸失傳,柴寮仔舊有的在地文化也因而沒落,現在提及木頭或木藝文化,引發多數人聯想的便是苗栗三義的木材街,而柴寮仔的名聲漸漸走入歷史。

民權里的里長林美菊感慨的說:「木材的加工文化原本是台北這邊先開始發起的。」為了喚回柴寮仔當時興盛的光輝印記,因此林美菊結合當地店家一同討論,要將快消逝的在地文化和社區營造做結合,進行現有文化的創新,從推動木製用品的DIY到簡易的雕刻教學,結合在地現有的木材以及傳統工法,重新活絡柴寮仔的地方產業,而小柴屋便成了工藝傳承的起點。

照片

隱身台北街頭的小柴屋,是柴寮仔要活絡木材加工產業的起點。攝影/徐安辰

 

社區最危險的角落 變身技藝傳承的殿堂

柴寮仔早期的木材加工產業興盛,木材的堆積總會帶來發生火災的隱憂,因此在十幾年前,小柴屋的前身是義消的駐點,而隨著木材加工產業的衰落加上附近消防大樓的興建,這個遭廢棄的空間,就這樣閒置在柴寮仔的角落多年。

而這塊廢棄地就如同被世人所遺棄般,隱身在大樓林立的城市裡,長年的閒置造成垃圾的堆積、環境髒亂,黑夜來臨之際,這裡也成了社區的治安死角,於是在二O一四年,林美菊決定要接手重新整頓這塊無人接管的土地,配合台北市政府「Open Green」的綠美化計畫,由空間規劃設計師與社區居民合作,要打造一個「台北的工具箱」。

照片

小柴屋內有面佈滿木製工具的工具牆,民眾可以使用這些工具進行木材加工DIY。攝影/徐安辰

 

空間規劃設計師詹育芳說:「和居民一起討論這塊空間的未來願景時,一名師傅就說他們不需要公園綠美化的空間,反而是需要一個匠師與設計師交流的場所」因此「小柴屋」就誕生了,保有綠建築的美學外,以柴寮仔的在地特色「木」以及「鐵」作為設計元素,重新將這塊空地打造成匠師們交流做木技術的場域,社區居民也藉由小柴屋的打造,體認到原來社區別具特色,重新認識柴寮仔的木材文化。

藝文活動的交流 為社區注入新生命

隨著小柴屋的建立,也凝聚了社區居民那愛護自身家園的向心力,林美菊表示,附近的居民都會主動關心小柴屋的周遭環境並進行自主性的清潔打掃,而小柴屋後面原本陰暗的後巷,鋪上小石子路並加裝自動照明燈後,照亮了晚歸居民回家的路,安全多了保障。

現在的小柴屋,除了是柴寮仔文化傳承的指標外,也成了社區的新藝文空間,以「空間分享」的概念作為發想,每個人都可以是「小柴屋的主人」,以小柴屋作為據點,讓更多人可以藉由這個空間舉辦像是手攤車製作、杯墊製作、陶笛課程等藝文小活動,透過定期舉辦工作坊,與當地居民作互動,讓小柴屋帶動社區的活力,也藉此讓來參加活動的人們可以瞭解小柴屋、認識柴寮仔。

照片

小柴屋為柴寮仔打造一個新藝文空間,人人都可以是小柴屋的主人,在這裡進行藝文活動的交流。攝影/徐安辰

 

小柴屋在二O一五年完工後,藝文活動的推動剛起步不久,在未來,林美菊希望可以和地方的老師傅做配合,舉辦更多與柴寮仔文化相關的木工手作課程,不單讓來小柴屋的人可以瞭解柴寮仔而是親身體驗木材加工的過程,展現木作的魅力,讓更多的活力、生氣重新注入柴寮仔的各個角落。

延伸閱讀

手工紙匠堅守傳統老技藝

竹編燈籠技藝 傳承大科特色文化

手工技藝 讓「錫」語新說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