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回收再製 發揮永續精神
【記者林家嫻、廖育偲 / 台南市報導】塑膠袋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根據二零〇一四年環保署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每天使用二點七個塑膠袋,一年下來用掉一百八十億個,用量驚人,回收率卻偏低,對環境造成破壞與汙染。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賴樂齊、楊其寰、陳亮至推動Plastico塑膠袋實驗計劃,將塑膠袋回收再製,搖身變成各類收納容器,提供使用過後的的塑膠袋一條新的出路。
鎖定回收與再製 呈現材質原貌
設計主題以回收跟再製兩部分進行探討,以地毯式的搜索方式找到許多相關的主題,像是紙類回收物、建築廢棄物的再利用等等,在這些面向裡,設計者認為塑膠袋再利用的概念有發展的可能性,且比較少人將之轉換為實際的行動,最後選擇以這項概念進行討論與設計。
廢棄塑膠袋可以再製成置物盤、筆筒與燈具等。 Plastico提供
決定做塑膠袋再利用的設計之後,設計者透過不斷的實驗、請教老師來修正製作的方式,清楚一般塑膠工廠的製作過程,了解最有效的製作方式。做出來的實體物品與想像中的是否有差異,則需要一直畫不同的設計圖,慢慢地改良。起初,設計外型從盤子、盆子到垃圾桶多變的組合方式,甚至加上鐵件、銀件,礙於製程和時間壓力的關係,最終放棄過於複雜的外觀樣式,以材質最原始的呈現為主。
客製化圖樣為誘因 推動塑膠袋再利用
台灣人使用塑膠袋的數量與頻率非常高,一般人都會將塑膠袋與垃圾一起丟入垃圾桶,而不是另外做分類回收。有別於國內外其他回收再製的例子,多是寶特瓶或是其他的塑膠容器,Plastico全是以塑膠袋為原料製成。做出這樣的製程與產品,證明了塑膠袋是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透過循環的方式,重回民眾的生活中。
國內外回收再製的設計品,大部分的處理方式,是將塑膠類製品碾碎變成顆粒狀,做出來產品多為碎花圖樣的外觀樣式。但由於製程的差異,Plastico讓消費者可以運用自己喜歡或是常用的塑膠袋,製作塑膠袋再製品,體現消費者最忠實的生活風格。這項設計提供上述誘因,促進消費者收集回收塑膠袋。
消費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塑膠袋圖樣去做再製品。 Plastico提供
許多家庭主婦常常將塑膠袋存放起來,造成塑膠袋越來越多、擺著不用的問題。Plastico便提供了另類消耗塑膠袋的方式,做出來的再製品即使產生破損,仍然可以再一次的運用技術,給予它全新的面貌。
塑膠袋再製 成多樣循環型產品
在製作過程中,先把想要的塑膠袋以適合的量,放入兩個鋁製的模具中,完成後將模具蓋上,利用系統進行加壓加熱,讓塑膠袋達到溶融狀態,經過一定的時間後,便可完成再製產品。
消費者可依照自己想要的模式為再製產品進行製作,類似個人化、客製化的過程。再製產品可以在生活中發揮其他功用,像是置物盤、筆筒與燈具等,讓消耗型產品搖身一變,成為循環型產品。
突破心理壓力 回歸設計初衷
因為配合畢業製作的設計,教授通常都希望設計出來的物品可以有明確的功用或是發展的未來,因此剛開始製作技術未臻成熟時,這項設計沒有任何的說服力,而製作過程與時間壓力是設計者面臨的最大困難。
開發技術需要很多時間與金錢,也遇到許多無法一夕之間解決的問題。例如,加熱加壓的方法、模具的價錢與樣式。加熱的溫度過高,會讓製作中的產品表面變黃焦黑,加熱不均勻,塑膠袋便不會呈溶融狀態,無法變成完好的再製品。
除了技術上的克服,設計者們也曾有質疑自己的時候,而在學長姊一番「畢製是要做開心,不是要做成績」的話後,設計者也改變心境,專注於做實驗,學會捨棄,逐漸調適畢製帶來的過大壓力。
設計者陳亮至(圖左)、楊其寰(圖中)、賴樂齊(圖右)合影。 攝影/林家嫻
盼與政府合作 節省收集資源時間
今年配合台北世界設計之都半年的展期活動,在工業設計師之日,設計者帶著設計與民眾進行互動,用民眾攜帶來的塑膠袋製成杯墊,當時大部分的民眾都覺得這個概念非常新奇有趣,也樂於拼排塑膠袋的顏色與樣式,也持續關注設計的發展。
設計者目前將設計定調為公益性質的產品,最大的目標是得到民眾的認同,接受塑膠袋回收再製的概念。在技術上希望讓產品可以透過固定、機械化的機器製作,不但能夠提升良率,也節省製作的時間。
現在大部分的回收站都是政府管轄的,倘若與在源頭的回收站進行合作,便能收集到大量的塑膠袋,省去從末端消費者手中回收的時間,加上獲得政府的支持,便能有資金的援助,並且將這項理念推廣到企業,獲得有製作經驗單位的協助。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