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長榮大傳系/記者陳昱頤、簡鈺霖 台南採訪報導】噴頭在黑色的物體上來回穿梭,一塊又一塊的部件在3D列印機上相繼成型,這些都是組裝義肢重要的零件。而張憲良,本身就是3D義肢的設計者與使用者。兩年多前因為在工作時機器操作上的意外,導致右手被機器捲入,面臨截肢的命運。
義肢設計者:張憲良
總共開了三次刀,到最後才,第四次決定就是把它截肢了。
意外發生後,張憲良失去右手前臂和手掌,無法工作,家裡成了低收入戶,孩子的學費也沒著落。命運無情的捉弄,一度讓他在迷茫中載浮載沉。但正因為他能感同身受身障者的經濟困境與立場,引發他發明便宜又好用的義肢的想法。
義肢設計者:張憲良
我們做這個部分,是希望讓比較經濟有困難的,有身障的朋友,然後沒辦法付那麼多的金額。他只要付少許的成本,材料費的成本,就可以做到一隻義肢,幫助他日常生活上的一些事情。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張憲良自費學電腦、考證照,將自己投入在設計義肢的忙碌之中。要完成一隻客製化義肢,除了繪圖設計,還需要很多面向的技術。透過網路,張憲良找到了專長設計程式的協作夥伴。藉由3D列印的技術,大幅降低生產義肢的成本,在技術層面也遇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協助。
為了達到輔助生活的需求,在關節及構造的設計上也費盡了心力,無論是抓住水瓶豪邁的喝水,還是想要愜意的滑個手機,都能得心應手,有了成功的第一步後,兩人更成立網路社團,藉由資訊與技術間的交流,將程式碼開放出來,讓更多同好與義肢使用者,可以透過這個平台共同協作。
TGH台灣神手工程師:陳俊志
我們是一個沒在營利的單位,是一個公益團體。所以說,如果你想要做這個義肢,必須跟我們協作三到六個月,這是必須的,因為你本身也是這個團隊的一份子,這樣我們才比較能了解你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除了義肢的設計及改良外,未來張憲良也針對斷指的身障者需求做設計,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方式來達到使用者的需求。有人說,他是台版的鋼鐵人,事實上,身障者要捧起飯碗真的不容易,張憲良只能用鋼鐵般的心,造福跟他一樣處境的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