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聽老師父說八仙洞故事─留住最後一間洞內廟

2016/09/20 11:05
7,902次瀏覽 ・ 16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7
檢舉

聽老師父說八仙洞故事─留住最後一間洞內廟

【公民記者 劉佳蕙/台東報導】

八仙洞,位於台11線長濱鄉,不論從花蓮市或是台東市出發,都需要至少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在這塊離台灣各地都很遙遠的土地,時間與空間上卻沉默的持續發生重要事件。

照片

三萬年前形成的海蝕洞地形,日治時期即是東部居民躲避風災的最佳屏障,約民國24年開始有先民在八仙洞內放置觀音像、建立廟宇,三十幾個海蝕洞中,相繼建成共八個洞內廟。第二洞潮音洞是目前僅存的洞內廟,於民國38年申請門牌,民國50年起,現年93歲的廟公─賴先德師父,就和另一位吳枝葉師父,開始一擔土一擔土的整理洞窟、開闢山徑,逐漸熟悉山上地質環境的同時,也學習水土保持,與山共存。從正式入戶口的民國60年至今,已居住46年,他的身份不只是廟方,也是居民。

民國57年因為賴先德及吳枝葉兩位師父的通報,發現了台灣現存最久的新舊石器時代遺址。民國62年國有財產局將八仙洞土地登計為國有,並告知廟方只要繳稅金或支付佔用土地賠償金就不拆,潮音洞也依此繳交。三十年間沒有進一步的規劃與討論,在民國93年,台東縣政府突然開始一連串討回國有地行動,媒體也開始報導八仙洞考古價值,並一面倒的指責廟方佔地。拆除行動從100年到105年6月,其他七間洞內廟已全部拆除(最高洞乾元洞外的廟宇八仙廟,則是民國83年公地放領時由私人購得的土地)。

公民記者在105年7月24日路過八仙洞時,聽聞賴先德師父的徒弟黃吉村,講述八仙洞故事及拆廟狀況,整理了解後,再次看到政府在處理拆遷與開發議題的粗暴,和資訊不對等的問題。

105年8月27日公民記者再訪潮音洞,賴先德師父依舊四十六年如一日,每日清晨起床,先掃地、清潔洞內外空間、擦拭神像、整修樹枝。賴先德重聽,卻不影響丹田有力的帶信眾在普渡時念經,以及為我們導覽潮音洞。

賴先德說:「留住廟,總是希望能讓人拜拜,拉住人不要變壞。」自己朝不夕保的老師父,過去建成的小屋,仍提供給沒有家的另一位楊阿水阿公居住,楊阿水則每日照常到已拆除的第一洞靈嚴寺掃地。

照片

這是民國102年第三洞永安洞廟宇拆除後,考古團隊再度進入挖掘留下的坑洞,兩年多仍未有進一步處理,颱風來襲時雨水積滿坑洞無法順利排水,曾發生多次土石崩落情形;拆除廟宇使用大型機具,在工程過後也同樣發生過土石崩落。

要拆,那怎麼拆?拆之後,建考古園區嗎?考古園區準備好了嗎?這些考古的資產,又如何能連結現存的居民,而不是空降式、無法理解的遙遠遺址?考古遺址與洞內廟文化難道沒有共存方案?

照片

留住最後一間洞內廟,也留住對八仙洞歷史與土地都了解的賴先德及徒弟黃吉村,或許也是留住保護遺址、自然生態、洞內廟文化,及人跟人連結和情份的可能。

 

更多參考資料

2001 我們的島,「福地洞天惹塵埃」https://goo.gl/H7Y8ZT

2016 民報,「請暫緩拆除!八仙洞是廟也是家」http://ppt.cc/c2XpQ

2016 鯉魚山文化會社,「請正視八仙洞遺址上的文化記憶」http://ppt.cc/sCMAk

2016 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另一個版本的佔地廟公──台東八仙洞開發外的那些人」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54433

2016 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請暫緩拆除,聽老師父說八仙洞故事」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54451

2016 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台東八仙洞開發拆老廟、開火鍋店?——記各種角力聚集的一場座談」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57890

2016 八仙洞遺址大事紀 http://ppt.cc/hDTZN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