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白鸛翱翔台北天空
去年十二月九日,基隆河首度迎來一隻未滿周歲的東方白鸛幼鳥。今年二月十三日,又有兩隻東方白鸛亞成鳥到訪。三隻東方白鸛的起降、覓食、互動,每天都吸引著一群大砲守候。時至清明前,竟有另外六隻東方白鸛到訪基隆河,似來邀請結伴北返,九隻東方白鸛齊飛盤旋,接連降落的畫面,再度寫下了東方白鸛訪台一次最多數量的新紀錄!儘管這3隻東方白鸛當時並未隨之而去,但到了五月九日終究還是失去了踪跡。這前後五個月的停留,不僅讓賞鳥人士過足了癮,也將河川復育的議題再一次翻到台面上來。
東方白鸛是一種大型涉禽,屬於鸛科鸛屬,與歐洲俗稱“送子鳥”的白鸛是近親。其繁殖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並於2007年列入IUCN紅皮書中瀕危物種,當時全球數量估計不足2500隻,但近年由於中、日、韓均致力於東方白鸛的棲地復育及人工巢柱設立,根據中國去年對全球東方白鸛的調查,其數量已達到了4000-4500隻左右。
三隻東方白鸛活動覓食的河段,是大坑溪匯入基隆河的沙洲一帶,水質屬於輕度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間。為何這種水質不盡如“鳥”意的基隆河,竟會受到這樣的稀有候鳥青睞?難道是現今棲地難尋,只好勉強接受了至少食物無虞的基隆河?
還記得金山清水濕地的西伯利亞白鶴在停留521天後,終於鼓起勇氣北返,不僅留下了一篇篇令人動容的美麗故事、促成了新北市翻轉土地的綠色補貼政策,也在人們心中種下了友善環境的種子。三隻東方白鸛可能比金山小白鶴還要早幾天離開,那麼牠們是否也為我們留下了什麼?
台灣為東亞候鳥遷徙路徑上,重要的中繼站或目的地,但原有的好山好水幾乎破壞殆盡。這些陸續出現的稀有大型候鳥,也許正是上天派來的天使,提醒我們在這得天獨厚的土地上,重新思考人、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Music: Morning Mood by Grieg
公民記者 燕君迪/李宜珍 台北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