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文化結合藝術 紙雕轉型新契機

2009/03/26 23:00
6,758次瀏覽 ・ 0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記者高琬淇、林青儀、曾瓊瑜/台南報導】栩栩如生的建築與人物,都是由紙張創作而成。充滿濃厚的古早風味紙雕展,是由吳靜芳老師統籌策劃。「我努力了十八年,但我還是得繼續努力。」是吳靜芳老師,對於台灣的紙雕藝術,被定位為民間工藝最深的感嘆。在台灣,紙雕往往被認為,傳統技藝,但在國外,卻是一門專業的藝術。不少國外教授,甚至會飄洋過海來台灣學習紙藝。

       工藝轉型為藝術的過程,雖然漫長,但吳老師成功結合文化與藝術。與傳統文化結合的紙雕藝術,讓紙雕藝術的轉型,有了新的契機。文化的無形,結合藝術作品的有形,不僅讓文化能永續流傳,也讓藝術作品的美,更增添了一份內涵。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落山風 (未驗證) ・ 2009/03/31 11:00

      民間工藝作品當然也是「藝術」作品。
      很多所謂的藝術作品也很匠氣,是否匠氣就是「工藝」?
      其實「藝術」兩字,在台灣是拿來騙無知的人的。
      作品就是作品,管它藝術不藝術; 藝術是動詞,不是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