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習俗 擲出性別平等的聖筊
【記者劉筱妍、陳渝涵/台北市報導】大年初二回娘家、新娘拋扇過火爐,這些傳統習俗不論是發生在生活中,或是在電視劇裡演出,人們應該都不會感到陌生。然而看似喜氣洋洋的傳統,其實蘊含對女性的限制與不平等。「翻轉習俗得聖筊」透過討論與追溯習俗的由來,讓大眾重新了解其中的意涵,也試著找尋能實踐性別平等的解決之道。
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成員林以加、謝馬力、黃嘉韻(由右至左)。 攝影/劉筱妍
從分享中 看到習俗對女性的限制
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二OO二年成立,集結老師、學者、社工等各界的力量,致力於耕耘校園以及教育場域中的性別平等文化,成員更時常交流性別議題的想法和經驗。某次討論中,有人分享在家族喪禮觀察到的現象——與往生者親密的孫女因為非傳統規定的長孫,以至於往生者的牌位改由關係較疏遠的姪子來捧。成員認為這對女生並不公平,也會造成她們失落疏離的感受,於是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萌生出從傳統習俗的角度探討性別平等的想法,並成立「翻轉習俗得聖筊」的臉書粉絲團。
成員之一的謝馬力表示,自己家就發生過財產繼承的問題。由於傳統都會希望兒子來承接家產,但馬力的舅舅們因為經濟的因素可能將繼承的房子拿去抵押,馬立的媽媽為了保存老家的房子,於是自掏腰包買下來。對於沒能繼承房子的舅舅們,外公卻感到內疚又再另外貼補兒子們金錢。這讓馬力感到很微妙,因為都是這個家的小孩,每個人應是各三分之一的繼承權,然而媽媽花錢繼承,舅舅卻拿到了補貼,只因為習俗規定本應由兒子得到家產。
另一位成員黃嘉韻則是對朋友結婚的傳統有感,她的朋友因為知道潑水表示嫁出去的女兒、丟扇意指新娘要拋棄壞脾氣而沒有執行這些帶有性別意涵的習俗。由於結婚是兩個人共同的事,即便是傳統禮節,也不應只單方面要求女性為婚姻而改變。
協會秘書長林以加解釋,因為台灣習俗有「分內外」的文化,所以當女性結婚進入夫家後就成了「外人」;同時習俗的另一個脈絡是祈求神明保佑「自家」,因此傳統認為身為「外人」的女兒在大年初一拜拜時回來,會使娘家帶窮、好運被分走。然而大多數的家庭並不知道習俗的意涵,只是由於上一輩、或一般社會都這麼做所以也繼續遵守,一代代下來便積累成難以改變的傳統,無形中也複製了對女性不公平的刻板印象,像是月經來時不能靠近廟宇以及新娘過火爐去霉運,就是對月經的污名化以及性別的歧視。
協會定期舉辦講座。 翻轉習俗得聖筊臉書提供
了解習俗意涵 減少性別不平等
因此「翻轉習俗得聖筊」透過臉書介紹習俗的由來外,也經由民眾講座與樂齡中心推廣議題,重點就在於讓大眾明白習俗的含意,減少再度延續對女性不平等的觀念。尤其讓有權決定家中執行傳統與否的長輩朋友了解,有些習俗可能違背了與家人間的情感,像是把長期養育的女兒視作外人。所以協會鼓勵他們練習,用溝通來改變,以關心和了解的方式,幫家裡做一個最圓滿並符合家人心意的決定。
此外,有鑒於習俗是一種長遠歷史文化的累積,較不易從法律等面向改變,協會多是以鼓勵個案行動的方式來翻轉傳統。例如協會第三任理事長蕭昭君,就積極爭取彰化蕭家第一位女主祭,打破以往只有功成名就的男性能勝任主祭的條件,並將贈與祠堂的匾額題字為「女光永續」,象徵著讓隱性於家族史中的女性也出現在祠堂;也有成員發現施工中的廟宇警告孕婦和有月經的女性請勿靠近,因而讓協會熱烈交流。後來成員有感,把此事寫成文章寄給教育部的刊物與該廟宇的工程單位,作為一善意的提醒,沒想到竟讓施工單位改了原來的牌子,變成無標籤化的警告牌。
而協會也舉辦兩次徵文活動,邀民眾投稿生活中遇到的哪些習俗的不平等,以及解決的方式,譬如有民眾分享客家文化中,製作新丁粄是為了感謝神明賜予家中男丁,然而也隱含重男輕女的意思,所以後來傳統習俗有所改變,在添女嬰的時候就製作慶祝生女兒的桃粄。
與翻轉習俗相關的出版品。 攝影/劉筱妍
林以加說:「無處不性別。」性別不平等除了發生在校園、法律與職場中,傳統習俗對女性的束縛更驗證了性別議題就在我們日常生活裡。「翻轉習俗得聖筊」跳脫傳統的性別歧視與偏見,反思舊有社會繁衍出的框架,告訴人們在民俗禮節之外還可以有其他不同的選擇。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