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歷史裱褙 紙類修復師吳哲叡
破碎的紙張經過上糊 整平 脫錶
最後陰乾
這是紙修復的過程
也替世代間搭起記憶橋梁
吳哲叡:「紙修復阿,紙張就跟人的生命一樣。我都把它當作是病人。」
他表示,每一張紙進來的狀況都不一樣,一般會來修復的,都是病入膏肓了,
而裡面有很多的歷史文獻資料,假如沒有透過修復師的話,就會被埋沒掉。
他是已有二十多年修錶經驗的吳哲叡
原本從事一般的裱褙 因緣際會下
開啟了紙類修復師的生涯
呂芳留股長:「在民國九十四年的時候,吳師傅正好在圖書館進行『淡新檔案』的修復。」
吳密察教授表示,淡新檔案是十九世紀末葉,淡水廳跟新竹縣的縣籍檔案,所以有貼近民間的價值,
在台灣史的研究上來說是很重要的資料。
然而重要的史料也曾因為時間的洗刷
坑洞滿滿
後來在吳哲叡等師傅的修復下
終於恢復原有的樣貌
目前安放在台大圖書館中
成功為歷史留下珍貴的寶藏
在歷史的積累下
紙修復的需求量大增 在機械化的世代
這仍然是一項無法被取代的手工業
呂芳留說,機器的速度比較快,但有的損壞程度比較大,或是差異性較小,不需要用到嚴重的修復,
就必須以人工的部分做彌補,這當中最大的差異應該是細緻性。
就如同所有的傳統技藝
紙類修復同樣也面臨傳承的困境
這不僅是一項技藝的消失
更為文物保存重下隱憂
吳哲叡感嘆的表示,他在當學徒時幾乎沒有人願意教,他不希望後面的人在重蹈覆轍,
像現在的徒弟來學是真的有心,就不該再留一手。
「我一直戰戰兢兢的告訴自己,等碰到合適的人一定要好好傳。」他表示,就好像人海戰術一樣,
教了十個、一百個人,總會有一人傳下去。
新世代的加入
或許是傳統技藝能否保存的一線生機
而這樣為歷史留下紀錄的珍貴技術
也吸引了擁有不同詮釋的年輕人
林瑀瑄:「我想要學這個紙類修復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過去僅接觸機器。」她表示,她想要藉由直接碰觸的方式,
了解被歷史渲染過後,層層疊疊的時間的文物。
吳哲叡也期望以書為師
在現有的技藝上尋找創新的可能
吳哲叡:「創新是一定要的,任何在偉大的技藝,一定都有它的缺點。」
他表示,除了在生的老師可以去詢問外,剩下的得透過自己去爬梳,很多技藝都是差那麼一點點,你把它改了會更好。
透過世代對話
紙類修復看到創新的曙光
兩代間在專業與創新的平衡下
期待積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吳哲叡:「天底下沒有夕陽工業,只有自己不長進才會被淘汰掉。」他分享,當你有長進、努力的話,總有一天會冒出頭的。
記者李宗岳、廖昱涵、林品緯
music:Matti_Paalanen_-_Documentary
Bensound-tenderness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