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然農法友善環境-邱錦和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照片

邱錦和老師以前是一位欄間雕刻的木雕師傅,公司產品大部分外銷日本。二十年前欄間
雕刻產業逐漸退出台灣,外移中國。邱老師並不想離開宜蘭,因此選擇退休作自己想做
的事。退休後的邱老師從事熟悉的木雕創作與高山嚮導,他曾帶領台灣探險隊節目到山
區拍攝節目。同時邱錦和老師也在宜蘭社區大學帶領登山社團。
1996年的賀伯颱風襲台時,他受託前往南勢溪上游松蘿湖,援救因颱風受困的『特有生
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研究團隊。到了山上後他決定留下來協助研究,留在松羅湖協助研
究的四十八天,讓他有深刻的體驗。一方面邱老師了解認識了珍貴的台灣山區各類物種
,一方面也讓邱老師開始深刻的思考台灣因經濟發展而破壞生態的問題。
而參與保護雙連埤的運動,也讓邱老師的重心從木雕創作,轉移到專注保護宜蘭的生態
環境。
照片

邱錦和老師並在宜蘭社區大學開了『湖泊濕地工作坊』、『蘭陽湖泊之美』、『水生植
物管理』多種課程,並以『水生植物尋奇與社區關懷班』榮獲全國社區大學優良課程,
並參與發起多項濕地搶救行動。
接下來邱老師花三年時間,開始調查探勘宜蘭的湖泊狀況;並於2002年7月<宜蘭文獻雜
誌58期> 與陳建志老師一起發表了『蘭陽湖泊初探』報告。並持續在社區大學帶領學員
,持續關注保護宜蘭的自然環境。
2012年邱老師開始認識泰國米之神基金會(Khao-Kwan Foundation),並與戴查
(Daycha)先生學習KKF微生物菌農法,開始在宜蘭推廣KKF自然農法。
從一個木雕師傅到環境的守護者,邱錦和在宜蘭推廣自然農法;友善我們的土地。
照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