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再生條例音樂座談會

嵌入:
文字-A A +A

 

農村曲

王昭華演唱

作詞:陳達儒 作曲:蘇桐

(一)

透早著出門 天色漸漸光
受苦無人問 行到田中央
行到田中央 為著顧三丈
顧三丈 不驚田水冷霜霜

(二)

炎天赤日頭 悽慘日中逗
有時踏水車 有時著搔草
希望好日後 每日巡田頭
巡田頭 不驚嘴乾汗那流

(三)

日頭那落山 工作才有散
有時歸身汗 忍著寒甲熱
希望好年冬 稻仔快快大
快快大 阮的生活著快活

 

 

文/teiko

這場農村再生條例校園說明會的發想是從野草莓訪問吳晟老師一家人時,和音寧姊姊聊天後產生的。我們這群從學運聚集在一起的學生,聽了音寧姊講述了農村再生條例種種問題,就想要讓更多關心社會的學生能夠更瞭解為什麼反對這個法案的通過。音寧姊姊幫我們邀請農村武裝青年和昭華姐、蔡培慧小姐(培培姊)熱情響應、願意擔任說明會的講師,我們開始籌備這場說明會、進行宣傳,並且希望在說明會之後,想要關心、參與的學生也能夠有所行動。

活動時間/地點 

2009/3/6 p.m 7:00

台大綜合教室102

活動流程

7:00  楊儒門大哥引言
7:20  農村武裝青年表演
8:20  王昭華小姐表演
8:00  觀賞 公視農村再生條例的紀錄片
8:20  蔡培慧小姐說明
9:00  Q & A時間
9:15  邱星崴同學行動講解及組織

從音樂中重新凝聚學生對土地的熱情

這是一場由音樂出發,重新引發人對於土地情感的音樂座談會。楊儒門大哥聽到這場座談會也很熱心地來參與,並且在音樂分享之前,來跟同學們說明農村再生條例對於農村產生的影響,以及法條中不合理的地方。

緊接著楊儒門大哥的說明後,農村武裝青年的主唱吉他手阿達、小提琴兼胡琴手小魏以及非洲鼓手阿展三人,用音樂、歌聲來講述農業在台灣的困境、長期受到政策壓迫的農村故事。農村武裝青年的音樂聽起來有一股深深的憤怒,是一種壓抑的聲音,即使團名很凶猛,但是唱出的卻是一個又一個深刻的心願、憤怒和悲傷。

 

 

相對於農村武裝青年,王昭華的歌聲卻是一種溫厚、撫慰人心的力量。昭華姐在說故事時總是緩慢,娓娓道來對於農村的情感、農村生活的感嘆。昭華姐所述說的故事,是來自於對土地的情感,也是來自父母辛勤農忙的一種心疼不捨,並且把這樣的情感化作對於農村農業的關心,希望能夠為農友再多做些什麼。

 

最近走在柏油路上,總是會想,在都市裡我們的土地都被柏油或水泥包覆了起來,我們很少有機會雙腳踏在土壤上,或用手觸碰土壤、感受土地的生命力。因為離農村太遠了,我們都忘記我們所吃的蔬果稻米是從土地長出來了,是由農人種出來的。所以忍不住想問,是不是我們的政府官員也都在水泥大樓過太久了,所以遺忘了土地的能量是不能夠以金錢計算的呢?是不是他們遺忘了土地本身的力量,所以才急於在土地上蓋一座又一座的建築物?

農村為何重要呢?從農業、農村看農村再生條例

從農村點點滴滴的分享,我們知道農村的存在不僅僅為我們的土地維持了糧食自給的能力及環保,更重要的是來自土地力量的農村文化,能夠溫厚撫慰人心,並且吸納因為工商業經濟崩解產生的失業人口。

我國一直忽略糧食自給的問題,我們是個海島型的國家,若是運輸發生了什麼問題、或是國際情勢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物品進出口,而維護我們島國糧食安全的唯一方法,就是維護我們足夠的糧食字給率。在日本、韓國都有達到40%的糧食自給率,然而台灣卻只有31%,顯示台灣農業急速凋零中,令人憂心。

農村的重要不僅如此,農業是讓一個國家落實環保生活的方式之一。近年來時尚圈提倡「樂活」,馬總統說要「節能減碳」,殊不知環保應該從生活做起。如果我們的食物都能夠不仰賴進口,就可以節省運輸過程對環境進行的傷害,也能夠促進農業產生良性循環。但若失去農業、失去農村,那麼要重建農業就非易事。要知道,農地轉建地很容易,但要從建地轉農地卻是很困難的。

或許是因為土地的生命力,讓農村能夠產生穩固的凝結力及生命力,鄰居間能夠互相幫助,產生深厚的人際圈。我印象深刻的是從小隨爸爸回到澎湖小農村,無論爸爸離家多少年,歲月的痕跡留下了,肚腩變大了,當爸爸在村子內走動的時候,大家都朗聲打招呼,彷彿多少年都沒變一般。農村就是那麼具有撫慰的力量,無論離開多少年,家鄉還是一樣是離人心目中的天堂。

然而,我們台灣的農村正面臨了崩解的可能。政府的政策擬定並非想辦法促進農業發展、提高農友所得,而是想辦法開發農村土地。

這次說明會的重頭戲就是由蔡培慧小姐為我們解說農村再生條例產生的問題。培培姐解釋了有問題的法條,包括:集村整建的爭議(誰決定誰家該變成什麼樣子)、在地組織整合的爭議(投入大量資源卻可能引發派系鬥爭)、暗藏土地開發的圈地條款。問題不在於政府要投注資金改善農村現況,而是大量的資金若能利用於促進農業,或是協助改善農友在農業上所需(包括:水利設備或溫室),那會是很好的利益。而非是舉債兩千億,夾雜大量資金,卻是用於土地單次的開發。(由全民買單的公債,卻用於農地土地開放案,引導農業到了末路,卻又圖利了誰?)

我們可以做什麼?

說明會的最後,由邱星崴同學主持,希望可以組織起來,進行說讀書會,對於農業更加瞭解。在暑假的時候訪視農村、進行調查,並持續關注立法院農業再生條例的進度,想像各種行動並且參與各種行動。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由自身做起:愛用國貨、吃台灣米、吃台灣種植的蔬果、把這樣的訊息告訴身邊的朋友。

這場校園說明會就在大雨滂沱中結束了,但這不會是說明會的結束,而是行動的開始,也需要更多的人的關注和加入。因為農業問題、農村議題不是只與農友相關而已,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要過環保健康的生活、我們想要維護自己土地的糧食安全,那麼我們就不能夠沒有在地農業、在地農村。而農村再生條例影響的也不只有農友而已,政府為此舉債,也就表示我們每個公民未來都必須共同擔負這個兩千億的公債,所以我們怎麼能不關注呢?

這場說明會要感謝吳音寧姊姊、蔡培慧姊姊、王昭華姊姊、農村武裝青年  阿達 阿展 小魏、楊儒門大哥、林明賢大哥,以及各位到場關心的大哥大姊、參與的同學,以及每一個一起籌辦的夥伴:勝涵、星崴、思怡、慈惠、Gimo、嘿嘿、台大濁水溪社、野草莓主播組的 小P 神行 泰勒。

我們繼續加油吧!!!!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carman

推動農村再生對台灣農村的助益,誠如彰化縣大村鄉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郭俊銀所說:
以前平和社區跟大多數社區一樣不知道願景在哪。過去公部門的政策缺乏整合性,讓我們這些工作者常疲於奔命四處申請資源,也沒有人力培訓的養成制度。後來與農委會的試辦計畫接觸後,透過社區內部開會,慢慢討論出願景,一步一步走過來。
社區剛開始推動「農村再生計畫」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後來參加了水保局的培訓計畫,慢慢的討論出屬於我們的願景,「一鄰一景點,家家戶戶是花園」就是這樣討論出來的。
透過這些機制,社區的每個人都動了起來,以前失落的人情味找回來了,又慢慢找回尊嚴與對社區的認同感,這些正面的思維,報章雜誌並沒有報導的。
這個計畫另外提出社區公約訂定機制。我們社區也配合約定、自行管理,社區公約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我覺得這就是農村意識的形成。

5

加入時間: 2007.09.18

Rousseau

加入時間: 2007.09.18
187則報導
32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蔡衍明:買蘋果 讓他們認識我

2012-11-29
瀏覽:
3,120
推:
0
回應:
0

2012 歐巴馬勝選演說

2012-11-08
瀏覽:
2,978
推:
1
回應:
0

總理家人隱秘的財富

2012-10-27
瀏覽:
6,177
推:
0
回應:
0

The Rise of the New Global Super-Rich

2012-10-27
瀏覽:
2,486
推:
0
回應:
0

啟蒙者 陳少廷

2012-10-19
瀏覽:
3,319
推:
0
回應:
0

黎智英出售台灣壹傳媒

2012-10-17
瀏覽:
3,038
推:
1
回應:
0

Inequality and the world economy

2012-10-16
瀏覽:
2,107
推:
0
回應:
0

中國民族主義的兩大危險傾向

2012-09-28
瀏覽:
4,911
推:
1
回應:
0

關於香港國民教育學科爭議的反思

2012-09-28
瀏覽:
2,099
推:
0
回應:
0

一個香港中產的懺悔

2012-09-09
瀏覽:
2,337
推:
0
回應:
0

農村再生條例音樂座談會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199篇報導,共12,74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199篇報導

12,74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