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宵,社子一連玩兩夜
年節氣氛越來越淡薄的繁華臺北,元宵節的節慶傳統與氣氛在社子還生氣勃勃地喧騰著。在這一天,相信不僅社子鄉親如願祈得一年順遂,其他來玩的朋友們也一定會擁有一個精采難忘的熱鬧元宵節。
永倫里傳統藝術踩街
牛年的農曆新年過得早,一月底年假就已經放完,雖然天數一樣,還是讓人覺得嗄怎麼這樣就過完年了。其實過去元宵節才是春節的最後一天,關於這天有很多傳說,其中一個比較完整的大概是說,有個名叫元宵的妙齡少女被漢武帝硬留在宮中做好吃的湯圓,有天元宵太思念家人,忍不住哭了起來,被漢武帝的寵臣東方朔看到,聰明又好心的東方朔決心要為元宵想個法子讓她和家人團聚,於是他在城裡四處散播謠言,結論是說:「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天火,燄紅宵夜。」白話說起來差不多是,「長安有劫難啦!預計十六號晚上,皇宮會燒得紅通通唷。」
漢武帝聽到消息連忙找東方朔商量,這下子正中東方朔下懷,他告訴漢武帝火神愛吃湯圓,要請元宵做好吃的湯圓安撫火神,然後要全城都掛起燈籠,假裝城裡已經失火了,百姓也都提燈籠上街躲避火禍。於是元宵和家人終於藉著這個機會團聚了一夜。
所以元宵節的好玩都在夜裡,人人都提燈上街玩,也為通常都是白天祭祀、慶祝的傳統節日平添一絲不一樣的氣氛與色彩。可惜的是現在元宵節的氣氛和過去已經不太一樣,除了大型燈會之外,幾乎不曾再看過印象中提著自己做的燈籠,和親友街坊鄰居一同踩街的場景。而這樣有趣的傳統,居然在臺北市後花園的社子地區流傳了下來。
今年先是永倫里在二月八日有個熱鬧的踩街活動,里長宋旭曜號召了好幾個地方陣頭、團體組成壯觀的遊行隊伍,把歡騰的節慶氣氛送到鄉親家門口。遊行隊伍裡最耀眼的應該是慈暉托兒所的鑼鼓隊,小朋友們都用心打扮,整齊的鑼鼓肯定花了他們不少心力練習。說到練習,永倫里韻律舞隊也展現了努力練習後的美麗身影,社區媽媽們隨著音樂擺動,曼妙舞姿所展現的朝氣可不會輸給小朋友呢!
遊行隊伍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元素,那就是「素蘭迎親隊」。宋里長幾年前到南部參訪,看到這樣的一個迎親隊,有八人抬轎、嗩吶手、媒人、一對新人,大家踩著訓練有素的步伐,一旦出現,節慶氣氛立即加倍,於是當下就帶了一套裝備回社子。後來因為人力補給不足,宋里長才幫轎子裝上了輪子以減少抬轎手的負擔。
里長說,因為忙著準備活動,不小心忘記在下午廣播放送活動訊息,應該有很多鄉親不知道可以一起來玩,所以有點可惜。不過遊行隊伍經過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站在家門口、窗戶邊觀看,有的人身上還已經換上了睡衣。看熱鬧的同時,自己也成了一幅少見的風景。
這不禁讓人回想起漢武帝的元宵傳說。最後流傳下來的具體事物是燈籠和元宵湯圓,不過東方朔真正的用心我們也別忘記了。雖然他的最初目的只為了讓元宵一個人實現和家人團聚的願望,不過事實上,那個故事裡的每個百姓都「因為要避火禍」而在那個夜晚「一起」走出了家門。當時的百姓是不是因為傳說要起大火而心驚膽跳我們無從了解,無論如何那個元宵夜確確實實變成一個全民參與的巨型夜間郊遊。和親朋好友一起開心,才是過元宵節真正的意涵吧。
元宵夜上街討賞
另外在元宵節當天,社子島延平北路七段附近也依照傳統舉行了「弄土地公」和「賞蠟燭」活動。
「弄土地公」跟更為知名的東部「炸寒單爺」活動類似,每年元宵節,社子溪洲底的店家都會用這個活動來祈求新的一年生意興隆。打著赤膊、身穿白色短褲的抬轎者會抬著土地公神轎出巡遶境,沿路鑼鼓喧天,商家準備了無數鞭炮,轟炸神轎。相傳放越多鞭炮,來年生意愈好,因此商家無不用盡全力轟炸,炮聲隆隆。
而「賞蠟燭」的傳統更富人情味。商家、廟宇、沿街住家在這一天會擺設攤位,只要民眾提著燈籠來訪,就能夠得到一份禮物。據出身福安里的台北市議員陳碧峰表示,這個活動的由來是過去大龍峒保安宮會將累積一年下來的香燭在元宵節分送給提燈前來但是沒錢買蠟燭的信眾。現在「賞蠟燭」不再僅僅贈送蠟燭,不管是文具、糖果餅乾、日常用品都在禮物清單之列,甚至有人準備了肉羹、花生湯、薯條和冰淇淋,讓遊街的民眾飽餐一頓。在大龍峒已經不再舉辦賞蠟燭的這個時代,社子福安里卻承襲了這個溫馨的傳統。
年節氣氛越來越淡薄的繁華臺北,元宵節的節慶傳統與氣氛在社子還生氣勃勃地喧騰著。在這一天,相信不僅社子鄉親如願祈得一年順遂,其他來玩的朋友們也一定會擁有一個精采難忘的熱鬧元宵節。
原文刊於《?河彎》V.24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