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三支香」
公民記者 張讚國 高從霖 香港報導
香港的住宅用地不多,從公屋到私人公寓,大樓因此越蓋越高。結果,住屋不是獨棟的牙籤樓,就是幾棟並立的屏風樓,兩者自成一個格局。不管是哪種樓房,尤其是公屋,「三支香」的曬衣竿是特有的街頭現象。
從牙籤樓到屏風樓,香港大部分住家的面積都很小。2014年的新屋平均不到500平方英呎,約14坪左右,扣掉公共設施後,可能只剩10坪,儘管放得下一個小洗衣機,卻沒有晾曬衣服的多餘空間,窗台、陽台或樓梯間就成了曬衣場。
只要天氣晴朗,不論是商業區或住宅區,一個特殊的街頭景觀是,很多住家的窗外,都掛滿了五顔六色、各式各樣的棉被、床單或衣服,有時隨風飄搖。如果整棟大樓的住戶同時晾曬衣物,場面就更壯觀了。即使是内衣褲,照樣晾曬,製造一種親密的視覺接觸。
1960年代後,公屋興起,插筒式的「三支香」晾衣竿普遍伸出窗外,飄揚的衣服被戲稱爲香港的「實際國旗」,幾十年來點綴市容,不過曬衣服時也造成意外摔死。香港房屋委員會爲了住家安全, 2014年起禁止「三支香」晾衣竿,並在三年內全面淘汰大約51萬個「三支香」,特別是公屋和一般私人屋邨,逐漸以其它形式的曬衣架取代。
因爲空間有限,港人被迫在窗外晾曬衣物,難免是生活的無奈。這些曬衣竿上的衣服,除了曝露在汽車廢氣和污染空氣中,還多少反映出香港住家環境的品質,甚至社會階層的高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