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School 解決高中升學資訊不足問題
【記者王心璇、焦若蘋/台北市報導】每年大學考試之後,高中生總是選擇學校、科系的問題,除了歷屆學長姐、師長及坊間落點分析參考書外,常常問題還是回歸到學生不了解該科系而摸不著頭緒,一旦進了大學之後,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有感於此現象,非營利組織UrSchool透過網路平台匯集各大專院校科系的學長姐為高中生解惑,透過分享親身經驗,來讓學弟妹能夠正確地選填志願。
「想要像妳一樣勇敢」 全國大學巡迴播映成功大學首映場 (UrSchool提供)
透過自身經驗 打造教育諮詢平台
台灣高中和大學有很大資訊上的落差,高中時對生涯有很多熱情和憧憬,卻沒有好的方法完整獲得大學校系和生涯資訊,因台灣教育沒有一套完善幫助我們了解不同科系的體制,坊間補習班利用落點分析幫助高中生從分數高到低把科系排出來,學生們又單純按照字面上科系的意思去了解系所,這樣的狀況總是在學生進入大學之後才發現,他們所選擇的科系實際與想像中其實是有相當大的落差的。
UrSchool共同創辦者五人為姚惟中、黃倚靈、王睿麒、林廷翰、邱榮斌。最早兩位創辦人姚惟中、黃倚靈是在跨校活動交流上認識,而邱榮斌則是姚惟中的高中同學,因為他們要一起準備托福,所以在大四畢業後又有積極的聯繫,而王睿麒與林廷翰則是在臉書社團與姚惟中和黃倚靈認識。起初是姚惟中因為在大學期間,對自己選擇到的校系感到非常不滿意,因此有了UrSchool的構想,但是並沒有想要特別去實踐的想法,一直到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晚上,那時正值臉書的社團功能蓬勃發展,黃倚靈突然靈光一閃,和姚惟中提說他之前的構想或許能從臉書社團的方式來試看看,於是兩人成立了「大學升學資訊&系所咨詢」臉書社團。他們當時也是抱持著實驗的心態,沒有太多特別的想法,沒想到在成立臉書社團之後,意外發現社團人數飛速的成長,而在臉書社團中形塑出絕佳的高中生詢問、大學生解答的氛圍,因此才有了更進一步要實踐這個構想的信心與勇氣。
於是當年十月,他們決定以「網聚」的方式在網路上號召志工出來見面,討論後續是否有人願意付諸行動把構想進一步實踐,雖然臉書社團那時候有六千人,但是畢竟北中南人數不一,且網路社群畢竟不是嚴密組織,無法有效的動員,所以實際上當天活動只有不到二十人到場,而其中一人就是王睿麒。當時的王睿麒剛從彰師數學系畢業,錄取台大財金所並搬家至台北,因為活動而認識了幾位願意積極協助早期UrSchool的人,當天就敲定未來固定的聚會,歡迎大家討論後續怎麼把這個構想實踐,而林廷翰雖然沒有參加第一場網聚,但是在後續的每周討論他都有出席參與。
然而,一個好的構想要好好實踐,初期極大的不確定性與風險是個需要克服的難題,許多當初參與網聚的人,不是錄取了大陸優渥的台幹工作,就是隨著時間找到更有價值的實習工作,漸漸地許多當時有空參與每周聚會的人就慢慢離開了。因此,最後經過許多困難與挫折仍然堅持到最後的就是姚惟中、黃倚靈、王睿麒、林廷翰四人。而當實踐構想的第一步就是解決臉書的問題,臉書社團資訊保存不易,因此需要另外建立資料庫保存資料,那時候姚惟中想起和他一起準備托福的高中同學邱榮斌,他是一位台大資工的高手,因此號召他進入團隊著手進行資料平台的建立。
五人正好在「分享自己、改變教育」底下找到不同著墨的地方,姚惟中是想解決既存的升學問題,黃倚靈提出了一個網路社群的創新方法,王睿麒希望改變台灣教育環境,而林廷翰是想落實構想到更多高中職,邱榮斌願意嘗試從資訊技術連結升學與社群。簡單來說,UrSchool的成立和創辦人都是因為社群平台的力量,將他們緊緊扣合在一起,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凝聚成一股新的勢力。
社群起家 社群經營
在二〇一三年初,創辦人決定架設維基百科,他們發現,雖然利用臉書上直接詢問相關訊息很方便,但是訊息卻不容易被保留,問題若一直重複被問,學長姐們久了也會覺得煩,因此利用維基百科模組創立了升學版來保留所有升學資訊,當時還邀請了許多大學生在伺服器上分享他們的經驗談,可是到頭來卻發現脫離「社群」的力量是行不通的。一旦當學長姐願意在平台上分享自己,可是卻沒有可以互動的人,也沒有辦法透過社群的力量讓更多人看到、聽到,這樣的分享除了沒有成就感以外,觸及到的人也不多,時間久了就沒有意願再去分享經驗。
最後,他們還是回歸了原點—「社群經營」。創辦人開始利用自身臉書來召集各大學的負責人,希望透過臉書的力量來將對UrSchool有相同願景的學生組織在一起,當初效果非常成功,出乎意料地號召了八所大學的志工來參與計劃,開始分工蒐集各所校系資訊。於是,他們開始進行了第二階段的募款,製作了新版的UrSchool網站,也就是現在UrSchool.org的網站,綁定臉書帳號之後就能直接在平台上互動,此外,UrSchool也做出了「資料庫」讓所有人能分享經驗後資訊都能被完整保留。
目前平台上志工人數也高達四、五百人,核心成員則有五、六十人,內部分為三個部門,分別為行政部門、業務部門及外務部門,負責規劃社群的經營、運作、溝通及討論。
自己的未來 自己找答案
UrSchool平台致力於提供更便捷、簡單、快速的線上諮詢服務系統,只要高中生、大學生運用Facebook帳號登入註冊,即可直接再平台上發問、回答,並且透過隱私權的保障,不必擔心自己的個人資料外洩。進入了線上網站後,平台上可點選「問問題」、「找資料」、「分享自己」的選項,讓所有人都能在UrSchool發揮價值。
學弟妹一旦發現了自己的疑惑就可以利用「問問題」直接找到該科系的學長姐,透過直接發送臉書訊息的方式快速找到,「當事人現身說法」更能夠有效解決問題。「找資料」則是UrSchool專屬的教育分享平台,儲存大家的經驗與問題,除了有升學資訊以外還能了解不同學系的就讀經驗,讓學弟妹一覽無遺。「分享自己」的設計可以藉由分享,讓每年不斷發生在學弟妹身上的疑惑與誤解流傳下來,建構一個屬於台灣的教育資料庫。
網頁設計三種方式來使用UrSchool平台 (網路畫面)
同時,他們積極地建立更多校園組織,試圖找到一個讓分享文章、資訊供給自動產出的機制,舉辦校園分享會,想讓更多大學生支持他們的理念,認識UrSchool網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曾舉辦過UrSchool學系咨詢工作坊,每年指考結束之後開放座談讓學弟妹親自與學長姐見面聊選學系和大學生涯規劃,讓即將成為新鮮人的學生提早了解大學生活,讓自己更有競爭力。在今年年初,更印製超過七百本UrSchool升學資訊百科發送給各個高中輔室做宣傳,內容統整各個學群顧問的真實分享、介紹。UrSchool所做的所有努力,最終目標都是希望所有高中生都能夠過他們的平台,找到他們需要的校系資訊。
UrSchool升學資訊百科的發放,預計觸及超過兩萬名高三學生 (照片UrSchool提供)
分享自己 改變教育
現階段UrSchool的核心志工都是以前曾經受過UrSchool幫助的學生,這也是他們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交通大學UrSchool志工彭怡暄是創辦人王睿麒印象最深刻的案例:她在高中時曾經在網路偶然看到UrSchool平台,透過申請帳號獲得了學長姐們可靠的資訊,順利錄取了交大資訊管理與財財務金融系,不僅是她心目中的理想科系以外,進入大學之後,更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期待與該科系相符合。因此,他認為自己有必要接棒,將這樣的理念和所提供的升學資訊傳承下去,正是UrSchool中「Give and take」的核心價值,於是她毅然決然地加入了UrSchool團隊,希望盡一份力量,來幫助未來需要幫助的學弟妹們,這樣的案例顯示出透過UrSchool平台的使用,台灣教育一直存在著正向循環的概念。
UrSchool最主要的宗旨是希望「分享自己,改變教育」,未來的旅程還很長一段,但是創辦人王睿麒說:「展望未來十幾年,希望不只高中升大學,甚至是國中生高中,又或者是研究所、畢業後職場就業,我們都想做這樣的事情。」UrSchool除了替學弟妹服務以外,更希望能攜手改變台灣的教育環境。
想要像妳一樣勇敢 全國大學巡迴播映
UrSchool與成大學生電影團隊「恒風電影工作室 N&M Studio」合作拍攝微電影,命名為《想要像妳一樣勇敢》。影片中傳達「忠於自己的選擇」之理念,鼓勵高中生勇敢做出對未來的抉擇,並相信自我的歸宿。未來UrSchool將會將這部微電影推廣至全台灣的高中職,作為生涯規劃輔導的相關教材,希望能帶給高中職學生不一樣的思維。
參與UrSchool巡迴分享會的臺大經濟系一年級林同學是透過學姊介紹來聽講座,他說:「當初因為分數來到經濟系,發現這半年來實際的狀況確實跟自己在高中時想像的不一樣,若是能早一點接觸UrSchool的資訊,可能會落差不會這麼大。」他表示想藉由講座來了解UrSchool在做的事情,未來甚至有興趣想加入團隊。
延伸閱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