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越來越強的稻種」_蓬萊米故鄉_湖田國小

2015/01/19 15:39
3,781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2015.1.5

感謝湖田國小江啟昱校長、劉艾玲老師提供資料與圖片

照片

照片

平澤龜一郎先生看到陽明山竹子湖氣候與日本九州相似,而且小山丘把竹子湖隔成三小區。有這層地理阻隔,稻種不易產生自然雜交及傳染病蟲害。日本政府一九二三年在竹子湖設置稻種的「原種田」,培育優良原種分配給各地農民來種植,因此竹子湖有蓬萊米的發源地的稱呼。當時農民培育稻種交給政府,換其它的米回家吃,政府雇人將稻穀經由步道挑到陽明山前山公園,再用牛車運到北投火車站,轉運至各地栽種。

 

一九二六年伊澤多喜男總督在米穀大會將台灣生產的日本種稻米命名為「蓬萊米」。一九二七年台北州廳撥經費、竹子湖農業組合社員出勞力,合作將原來的牛車鋪為汽車通行道路。因交通的改善,和蓬萊米的栽種,居民越來越多,由於許多居民未受教育,於一九二八年設立「竹子湖書坊」,隔年招生一次,此為湖田國小的前身,如今校內的操場是當年蓬萊米稻田。

照片

二OO九年江啟昱校長接任,推動一年級到六年級四十幾個學生一起學習「蓬萊米故鄉」的技藝和文化。二月開學日進行「育苗」工作,「世界地球日」插秧,接著用全校共同每週三的一小時綜合活動時間,讓孩子們去觀察照料,九月開學日收割。

照片

湖田國小每年先從選種開始,將稻穀放入清水(第一年用鹽水選),挑掉浮起來的稻穀,將底下飽滿的稻穀,用校內飲水機,溫水消毒70度6分鐘(或60度7分鐘),再用大量的水冷卻,之後再拿到社區裡的小溪流浸種催芽約一個月。校警楊琦先生幫忙釘製適合小朋友操作的篩土箱,好拿又方便保存。校長說:「第一年種台稉九號蟲害很多,例如二化螟蛾、捲葉蟲,之後每年留種,蟲害減少很多,稻種也越來越健康。」學生收割後的稻田,鋪上學生收割下來的稻草,種菜渡冬。校長說:「希望校內再開闢幾塊梯田。」

照片

我問湖田國小六年級學生,他們是學校第一批蓬萊米育種活動的種子兵,大約二分之一的孩子住在竹子湖:「你們從二年級就開始學育苗,現在已經六年級,已經做好幾年,有什麼感想呢?」女生說:「很有趣。」男生說:「很無聊。」當時江啟昱校長正站在孩子的面前,校長讓孩子們坦誠說出內心話的氣度讓我很欽佩。

我再問:「那裡無聊呢?」男生說:「每年都做一樣。」哦!原來男孩子喜歡有挑戰。「你們最有經驗,應該做的最好吧?」大夥說:「沒有耶,五年級做得比我們好,他們搬回教室照顧。」看起來,孩子好像邊玩邊做,實際上他們還是會彼此觀察成果。

「農夫辛苦嗎?」馬上好幾位說:「很辛苦!」「你們才做一小塊田,怎知道農夫的辛苦。」「要一直彎腰,從我們做的一小塊田想到農夫做的一大片田,就知道農夫的辛苦。」果然,親身經歷痛苦比較能引發孩子們的同理心。

「今年就要畢業,你們二月培育的秧苗是要送給九月進來的一年級新生,是學長姐送給學弟妹傳承的禮物,要特別用心做!」孩子們都點點頭。

湖田國小家長會長陳永如先生和太太在兩個孩子唸幼稚園時,就教他們種菜,他說:「希望學習生態或環保的人,也能瞭解農業實際生產,例如訂定生產用的農業設施比例要務實、合理,讓農民能顧好生計。地球是大家的,農夫也想做環保,有機肥料比較慢,大約半年才看到效果,肥料下太多會傷到植物,即使是使用化學肥料,只要少少的用,生態也會回來。教孩子和種稻一樣,小時候吃點苦,對他們未來有幫助。把耕作或是食農教育融入一般課程,對孩子人格成長或學習都很好。」

照片

第一年從台大拿到十顆日治時代「龜治」和「神力」稻種栽培,孩子們混在台稉九號裡一起收割。之後,每年選種,沒有放肥料和農藥自然栽培,全校選出「湖田國小」品種,稻種越來越強壯,而校長、老師和家長們也希望孩子們和稻種一樣越來越強,具備未來變化的生存能力。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