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食在新鮮

2014/12/09 18:49
3,466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藍天採訪組/馬尼拉報導】千島之國菲律賓,不僅僅有好山好水可以玩,連海鮮也是便宜又大碗。

位於馬尼拉西岸的馬尼拉灣,這條浪漫的羅哈斯大道(Roxas Blvd.),每到日落總會聚集人群欣賞夕陽西下美景,知名的海鮮市場「西曬」(Seaside)營業時間長達22小時(05:00-03:00),尤其是到了下午五點以後整個海鮮市集活躍起來,魚販叫賣聲此起彼落,雖然標著價卻又可以猛砍一番。

來到靠近MOA的一個海鮮市集,自行選購各式各樣的魚貨之後,挑選一家旁邊的餐廳代為料理,費用除了以KG計價之外,還會看魚貨種類,有不同的算法,一般約P100-P200/KG。

菲人餐廳不懂華人料理,華人也不習慣菲人的調理方式,都認為食材落在菲人手中浪費了,這裡很有名的香港仔餐廳主廚是臺灣人,不習慣菲律賓式餐飲可以在這裡用餐,今天我們選的正是一家傳說中會糟蹋食材的菲式餐廳。

上菜了,這一道活像海帶,它是蕨藻類的海葡萄(Oval Lato、Round Lato)搭配蕃茄、紫洋蔥和調味料就能生吃,脆脆的口感很不錯,可惜味道太鹹,那一顆顆圓圓的咬在嘴裡脆脆又滑溜溜,有一種說不出的……,讓人感覺滿好玩的,不過進餐時如果忙到十指併用,必定嚴重影響拍攝,因此這也是唯一一道有入鏡的料理,其它的就觀賞牠們「在生」時的畫面吧!

PS:「在生」的意思是指還沒被煮熟之前,還是「生」的。

烤豬肉,以燒烤聞名的菲律賓燒烤技術而言,烤出來的肉品又硬又乾,實在教人不敢恭維。

 

【石頭魚】
石頭魚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強的一種魚,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為給予人類最疼的刺痛。 石頭魚貌不驚人,身長只有30厘米左右,喜歡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將自己偽裝成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如果有人不留意踩著了它,它就會毫不客氣地立刻反擊,向外發射出致命劇毒,它的脊背上那12至14根像針一樣銳利的背刺會輕而易舉地穿透鞋底刺入腳掌,使人很快中毒並一直處於劇烈的疼痛中,直到死亡。

外形特徵
石頭魚屬毒鲉魚族,學名「玫瑰毒鲉」,因其像玫瑰花一樣長有刺,且有毒,故而名之。石頭魚形狀恐怖,體貌甚醜陋,活像一塊石頭,蟄伏在海底石堆中,不易被發覺。
石頭魚光滑無鱗,嘴形彎若新月,魚脊灰石色,隱約露出石頭般的斑紋;圓鼓鼓的魚腹白裡泛紅,尾部扁側稍窄。身長只有30厘米左右,身體厚圓而且有很多瘤狀突起,好像蟾蜍的皮膚。體色隨環境不同而復雜多變,像變色龍一樣通過偽裝來蒙蔽敵人,從而使自己得以生存。通常以土黃色和橘黃色為主。它的眼睛很特別,長在背部而且特別小,眼下方有一深凹。 

石頭魚類,卵生。6~7個月成熟,壽命4~5年,雄魚身體細長,背鰭、臀鰭略長於尾鰭,末端尖。發情時胸部特別紅。雌魚腹部鼓,背鰭、臀鰭末端略圓,略短於尾鰭,胸部色淡於雄魚。成對飼養於40~60×20~25×23(厘米)箱中,用4~5天的老水,繁殖水溫25~26℃,雌雄魚在無底花盆做的產床內鑽來鑽去,舔食花盆內壁,即要產卵。每窩產卵500~600枚,都粘在花盆內壁上。將帶卵的花盆取出,放入與上述水質、水溫相同的水族箱中進行人工孵化,2~3天出小魚,3~4天遊起來,餵灰水2~3天;餵小紅蟲3~4天能吃蜘蛛蟲,20多天倒入飼養箱中(用4~5天老水),再過10多天又可產第2次卵。紅、藍寶石、桔子魚、玉麒麟、紅肚鳳凰、馬鞍翅等魚類都用此方法繁殖。

世界上最毒的魚,石頭魚的保護色與海底完美融合,它不主動攻擊獵物,靠近它時,它的毒液會導致獵物癱瘓甚至死亡。

2 生活習性
石頭魚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將自己偽裝成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即使人站在它的身旁,它也一動不動,讓人發現不了。常棲於海中的岩壁上,活像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它的捕食方法很有趣,經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來。它的硬棘(背鰭棘基部的毒腺有神經毒)具有致命的劇毒。

石頭魚全部是天然的,無人工養殖,一年四季都有。石頭魚適宜生長在溫度18~25攝氏度雜藻叢生的岩礁底層,喜歡半埋於沙中,初夏產卵,普遍長度在30厘米,每隻重量一般在500克左右。

石頭魚分佈很廣,在任何海域都有,但以熱帶及鹹淡水交界為多。香港海域亦有石頭魚出產,又名「石崇」。

3 分佈範圍
產於菲律賓、印度、日本和澳洲,我國內盛產於台灣、江南一帶,據介紹,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廣西、海南也有。

4 食用指南
食用價值
石頭魚雖然醜陋,但卻肉質鮮嫩,沒有細刺,營養價值很高,有生津、潤肺的藥用功效,皮膚不好的人吃了,還能起到美容的作用。最宜於清燉。清燉後的石頭魚,具有營養滋補、生津、潤肺、強腎和養顏的藥用功效。石頭魚的魚膘曬乾後,加工成魚肚用來氽湯,入口爽滑為席上珍餚,可與上等的魚翅、燕窩媲美。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說石頭魚能夠治療筋骨痛,有溫中補虛的功效。 

5 烹飪指導
石頭魚味極鮮美,骨刺少,選大條的,約一條3-4斤左右比較適宜,太細小的肉太少,食之無味。春夏兩季最肥,入冬後魚味更鮮。
石頭魚可煮湯和清蒸。石頭魚濃湯味極鮮美,可能是有毒的關係,喝後有點High的感覺。煮湯需幾小時,除非提早預定,否則還是清蒸為宜。適宜皮和肉分開蒸。石頭魚皮很厚,去除表皮後,用果皮清蒸。蒸好後呈半透明啫哩狀,很滑,口味很好,但略帶甘苦味,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石頭魚肉清蒸後,顏色很白,很鮮,很滑。除主骨外,沒有其它骨刺,肉厚且多肉。(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美麗傳說
(一)
傳說上古時代,天空出現了一個大洞,由女媧娘娘創造的人類頓時陷入了無邊的災難中。女媧娘娘看到這種情況後,留下了難過的淚水,淚水滴落在土地上,竟變成了五彩斑斕的彩石。於是,女媧娘娘便把這些彩石帶到天上補天。可是,有一天,女媧娘娘在天空中補天時不小心把一粒彩石掉進了大海,這粒有神力的彩石便在大海中等待女媧娘娘把它撿起補天,可是,女媧娘娘忙著補天,竟忘了還有一粒彩石掉進了大海。天被補好了,可那粒小彩石卻依舊在等著女媧娘娘,小彩石等啊等啊,這一等就是幾千年。後來,這粒小彩石便成了海底的精靈,變成了長相如同彩色礁石一樣的“石頭魚”。 

(二)
在遠古時代,百義部落與軒轅黃帝在馬良鎮一帶發生了激烈的爭戰,一個用水攻,一個用石擋,打得難解難分。雙方的爭戰造成河流堵塞,洪水氾濫,大片良田被淹,百姓怨聲載道。此事驚動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大怒,於是降旨派雷神劈山炸石,疏鑿河道。雷鳴電閃之際,山石如暴雨傾灑江中,碎石一掉進水里竟都化為游魚,百姓捕食充飢,因此人們管這種魚叫石頭魚。據記載,公元1880年,清朝李鴻章還曾派專員遠赴馬良鎮採辦石頭魚,作為宴請各國駐華使節及外交官員的席上珍品。

 

【海葡萄】
小葉蕨藻(Caulerpa Microphysa)俗稱葡萄藻,為新興具經濟價值之海藻,有綠色魚子醬之稱。先前研究顯示葡萄藻具有多量不飽和脂肪酸,可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且具有多種對人體有益之游離胺基酸。使用不同酵素萃取,亦有不同的抗氧化效果,利用抗氧化效果較好的葡萄藻酵素萃取,製作葡萄藻機能性產品,也是對葡萄藻除了生食之外的另一種選擇。本年度目標為進行葡萄藻萃取體外試驗,包括抑制血管收縮素轉換酶(ACE)活性試驗及對於特定腫瘤細胞株之抑制作用。利用以上葡萄藻萃取之試驗結果,進一步開發葡萄藻功能性保健產品,以期待澎湖地區養殖之葡萄藻能充分得到利用,開發成為具經濟價值之海藻。(資料來源:水產試驗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