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當選臺中市長,文化團體關心霧峰區文化建設與地方發展!

文字-A A +A

十年磨一劍的林佳龍,當選大臺中市長,新人新政是否會有新氣象,臺中市民拭目以待。其中,在臺灣社會變遷佔有重要地位的霧峰區,則是林佳龍選前特別重視的文史重鎮。林佳龍提出「屯區市區化」政策,由於大里、太平、霧峰的大屯區人口將近45萬人,霧峰更是國道6號、中投快速公路及74號快速道路等交通系統的彙集圈,加上霧峰位於臺中市的最南邊,鄰近南投縣及彰化縣,更要規劃延伸捷運橘線延伸至霧峰,同時加強大屯區基礎設施的增建。

林佳龍特別提到霧峰的文化「點」非常豐富,要從大屯區的整體規劃著手,從舊州廳、台中火車站及周邊文化點連結至各大學城、太平吳家花園、大里杙、霧峰林家花園、省議會(議政博物館)、921地震園區等,打造多條歷史文化廊道(線),由台中舊城區的人文薈萃、文化景點延伸到霧峰林家、省議會,形成台中文風鼎盛的藝文廊帶。林佳龍還特別在9月18日,前往臺中市第一處文化景觀-光復新村留影,強調光復新村要存舊立新,定位為臺中市未來的影視音文創基地,將訂定經營管理辦法,成立管理委員會,並提供藝術家進駐的空間。

長期關注霧峰文化資產議題的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致力於光復新村的保存運動,並且完成光復新村登錄為臺中市第一處文化景觀,接續推動「省政府舊教育廳」及「北溝」的保留,登錄為「歷史建築」,是近年來臺中市文化界及霧峰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倡議團體。針對林佳龍的霧峰文化發展政策,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亦有看法及呼籲,協會理事長范道莊表示,霧峰是農業特定區,不適合大量開發,新任市長林佳龍提出「屯區市區化」的立意良善,但是做為農業發展重鎮的霧峰,不適合快速發展且改變原有的農村樣貌,如何在經濟、文化及交通的發展促使霧峰獲益,卻又保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新任市府團隊應當提出合理的配套。該會秘書長吳東明指出,霧峰與大里的發展有天壤之別,同為文化資源豐富,但大里都市化的程度與霧峰純樸農業樣貌相比,如何讓霧峰的整體發展,在不破壞現有文化資產的考量下,也能夠「存舊立新」,考驗著林佳龍市府團隊的智慧。

理事長范道莊認為,霧峰中正路以東,多為山坡地或丘陵地,霧峰最熱鬧的市區位於舊稱「阿罩霧庄」所在地,就是現在的本堂里、中正里、本鄉里、甲寅里、萊園里、錦榮里等六里範圍,其中最熱鬧的中正路商圈及樹仁路商圈是精華地段,有亞洲大學與朝陽科大的學生在此消費,彌補了921地震之後的蕭條,重現霧峰發展的新契機,所以能夠結合兩所大學的學術資源與專業人力,是既有的在地優勢;常務理事簡宏哲說明,霧峰市區地小人稠,加上霧峰市場緊鄰大馬路,霧峰農工、明台高中及兩所大學上下學,車水馬龍往往產生人車爭道的問題,還有霧峰林家周邊交通不便,沒有適當的停車場地,不適合發展大量遊客的觀光產業,不過霧峰擁有文史深度的景點不少,若能運用中正路以西(亞洲大學)附近的台糖用地,規劃一部份做為停車場地,可以紓解市區腹地狹小的問題,結合林佳龍市長提出的歷史文化廊道(線),引入「文化旅行公車(或小巴士)」的概念,可串聯不同場域及時程方案的文化景點,發展「深度文史導覽或文化輕旅行」,進行分批及總量管制,有利於解決大量遊客進入霧峰的交通壓力,並針對不同族群,提供個別化且有特色的文化休憩之旅。

針對林佳龍提出要讓光復新村,成為「藝術創意基地」,並訂定管理辦法,成立管理委員會等做法,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共同表示,胡志強任內推動的「摘星計畫」是否要存續或暫緩,以及修護房屋後的保存與運用機制為何?未來再利用的主軸策略,都值得再三討論。范理事長認為,光復新村管理委員會的機制應當公私協力,委員會的遴選除了市府官員、專業學者外,還要有在地文化團體代表的加入參與,共同維護光復新村的永續經營,並監督光復新村的環境品質與發展。當然,除了光復新村以外,霧峰尚有阿美族社區-花東新村,是921地震原住民災民自力更生的都市部落,現在爭取就地重建及準備規劃研究案的推動,也獲得胡志強市長的重視,期望成為臺中市第一處社會住宅(或都市部落住宅)。如何在致力於霧峰文化保存的同時,兼顧弱勢族群的居住權益,推動霧峰整體的生活發展,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呼籲林佳龍團隊,在加速改變大臺中的同時,也能夠更加集思廣益,落實政見的推動,讓大臺中的進步更上一層樓。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0.11.23

紫承

加入時間: 2010.11.23
200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林佳龍當選臺中市長,文化團體關心霧峰區文化建設與地方發展!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497篇報導,共13,17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497篇報導

13,17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