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下載歌曲興起 實體專輯銷量下滑
記者黃品儒、邱妍瑜、吳慧禎、楊惠芳/聯合報導
現今,自網路平台下載歌曲、收聽音樂成了每個人的習慣,但實體專輯獨有的收藏價值,仍難以被數位取代,不少熱愛音樂的年輕人,依舊付出心力製作實體專輯,除了為自己努力的成果留下紀錄,更將自己對音樂的熱忱與態度納入其中,帶給支持他們的歌迷滿滿感動。
在時代的變遷下,音樂的播放形式推陳出新,從黑膠唱片、錄音帶、CD唱片到現今以網路為媒介,使用者透過如網路影音平台YouTube、網路音樂平台KKBOX等,以免費或付費的方式線上收聽音樂,造成近年來實體專輯銷售量大幅下滑,如紅遍兩岸三地
的暢銷歌手陳奕迅,日前參加廣播節目時說,現在歌迷習慣上網下載音樂,影響實體專輯銷售成績,去年某張專輯更只賣出900多
張,令他深受打擊。
身處網路世代的年輕族群,確實有不少人習慣自網路收聽音樂,並下載到自己的電腦。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學生林昇緯坦言,小時候喜愛買專輯,但長大漸漸熟悉上網後,發現在網路上聽歌方便又省錢,因此早已不太購買實體專輯。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學生陳冠甫也說:「一張專輯可能包含不同曲風,不會每一首都喜歡聽,透過網路平台可以真正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再付費下載。」但陳冠甫強調,前提是確認該平台為合法下載的空間,否則一旦觸犯法律則得不償失。
對唱片業者來說,實體專輯唱片的銷售量下跌,早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音樂唱片行「老板娘の店」負責人陳麗娥指出,唱片圈銷量不佳的現象,年輕人自身應該最清楚,「就是因為他們講求快速下載,希望快一點聽到,有就好了,等於是重量不重質。」陳麗娥建議,年輕人應思考造成目前現象的原因,且任何人都應學習尊重創作者的著作權。
「其實新一代小朋友,一直以來接觸的就是從網路可以直接聽、直接載, 這本質上是一個觀念的問題。」對於愈來愈多人習慣自網路下載歌曲的現象,「L.A.F.拉符音樂藝術工作室」總執行陳千乃坦言無法批評,他表示,畢竟唱片環境的改變是循序漸進,創作
者應從趨勢中自我調適,而非將責任全盤推給消費者。飛碟聯播網DJ(Disc Jockey)歐馬克也同意,實體唱片有過它的輝煌年代,現因網路與軟體技術的發達,不太可能讓唱片回到過去的銷量,他說:「面對趨勢,你只能跟著轉變,人是無法抵擋潮流的。」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