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雄捐贈展 看見五彩的春光
王昶雄捐贈展 看見五彩的春光
新聞稿
國立台灣文學館9月23日起推出「看見五彩的春光──王昶雄捐贈展」,透過作家豐富的藏書、閱讀筆記、創作手稿,引領觀眾進入他多彩的文學人生。
「看見五彩的春光─王昶雄捐贈展」於台灣文學館展出 (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
王昶雄(1915-2000),本名王榮生,新北市淡水人,為日治時期重要作家之一,以〈奔流〉一作在台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五○年代曾寫下〈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歌詞,優美動聽,傳唱街巷,不少人能接著唱出下一句「看見五彩的春光」,正如他的文學作品般,撫慰世人的心靈。
王昶雄在文壇有「少年大仔」的稱號,可見其性格豪邁之一面。(國立台灣文學館 提供)
王昶雄年輕時即赴日留學,對文學有強烈愛好,回台後不改其寫作的職志,行醫之餘全力創作,作品包括小說、散文、詩歌及歌詞。此次展覽共分為四個主題:文學人生、故鄉情懷、文壇「少年大仔」及看見五彩的春光,以多面向來展示他豐富的一生。
家中經商的王昶雄,外形瀟灑,愛躺在綠草地上思索人生,20歲時寫下第一首日文詩作〈我的歌〉,「 我躺在綠茵般的草坪上╱如泣如訴的唱出低柔的歌╱那是訴不盡的愛的故事╱好比斜陽裡的裊裊炊煙」,他以這首詩向文學之路出發,直至1999年12月以古井自喻發表遺作〈古井札記〉,以彩筆歌詠生命從未停歇。
王 昶雄個性豪邁、交遊廣闊,經常參加各種藝文活動,一張划酒拳的影像,展現王昶雄的風發之情,展場中並播放他參加活動的照片,不時可見藝文名人身影,像作家 龍瑛宗、畫家郭雪湖、劇作家林摶秋等人,都與王昶雄交好。他於七○年代發起「益壯會」,邀請當時滿六十歲者入會,固定聚餐,暢談人生,傳為美事。
王昶雄熱愛生命,不願稱老,他有一句經典名言「不求利,不求仙,只求還我當初美少年」。
即使身為前輩也不愛被叫「老前輩」,文友因而戲稱他「少年大仔」意思是少年一輩中年紀比較大的那位,十分有趣。
王昶雄家屬於2004年及2013年 分兩批將其收藏捐贈台灣文學館典藏,除了千餘冊日文藏書外,還有數量頗豐的剪貼薄、手稿,是他蒐集寫作資料的剪報,不但製作封面、設計美工,還親自手工線 裝,甚至為這些資料製作目錄、編輯頁碼,費時耗心。台文館館長翁誌聰表示,從展品中可見出作家為追求文學成就所下的功夫及嚴謹態度,令人敬佩。
王昶雄捐贈展自即日起至2015年1月11日止,地點在台灣文學館二樓展覽室E。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