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自然公園斑文鳥家族「食農文化體驗營隊」「夏耘和秋收」--家庭回饋(一)--士東國小蔡姿邑

文字-A A +A

2014.9

照片提供:蔡姿邑的媽媽、關渡自然公園

斑文鳥家族主辦:關渡自然公園 環境教育部 (有很多夥伴協力,所以是整個部門的活動)

關渡自然公園剛成立時,有部分是在地農民原先耕種的水稻田,為了讓更多人對於稻田文化、生態和價值有深刻的體驗,加上許多世居的在地志工,懷念往昔阡陌縱橫的景象與勞動記憶,不斷鼓吹「要種田!」2005年市政府建設局(今產業發展局前身)的委託下,草創版的水田營隊應運而生。2006年發展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活動的雛型架構。2007年,進一步從半天擴充成全天的活動。農事體驗活動經由口碑相傳,一掛上網公告,即秒殺報名。

2013年在四季營隊之外,推出「斑文鳥家族」活動,邀請親子家庭從育苗開始,固定參與六次課程,更完整認識水稻種植與文化。2014年「斑文鳥家族」活動,加入基因改造、糧食自給、節令食物等食安議題,並推薦相關讀物(例:台灣農業觀察、江湖在哪裡?等好書),期許參與的家庭,透過「知」及「心」的改變,能從自身擴大影響社會,是關渡自然公園與家族成員的新嘗試。

工作人員謙稱是「不是培養專業農夫,體驗活動」,然而第二年沒有施放肥料與農藥、自家留種的「桃園三號」在今年工作人員和斑文鳥家族照料下,長得很健康、飽滿,雖分蘗數較少,產量沒有關渡平原一般施肥/藥的稻田好,但是莖幹比起較粗硬,人工收割還需用力才割得下來,看來耐得住未來氣候變遷。關渡自然公園有一些吃穀的鳥種(鳩鴿科、斑文鳥、粉紅鸚嘴、麻雀),導致比較晚(如8/20)採收的都沒有剩穀子了。

關渡自然公園---蒙古豆金龜       

關渡自然公園---褐斑蜻蜓(雌)

小朋友本來怕泥土髒,幾次活動下來,大夥主動脫鞋赤腳在大自然奔跑。

來看看斑文鳥家族參與家庭的改變。

媽媽、蔡姿邑(竹圍國小2升3年年級),爸爸因上班時間無法配合六次活動,改參加關渡自然公園種稻四季營隊,爸爸本來就喜歡大自然戶外活動,常常全家參加戶外活動,所以很快報名斑文鳥活動。阿公有自己種菜、而且會煮飯菜給大家吃。阿公的菜正是把四季的概念落實在自家餐桌。

斑文鳥家族一人一年六次活動2500元(先繳5000元、2500元為保證金、全程參加才退費),這次活動費用全部由爸爸支付。而今年暑假關渡自然公園兩天三夜活動(需住宿)由姿邑零用錢支付,同樣斑文鳥第四組智凱小朋友約蔡姿邑一起參加(媽媽和智凱參加斑文鳥),若沒有贊助,平均每次800元/人,蔡姿邑一家仍會參加。以前參加過國語日報課程、晶華城7樓體驗行業、三芝挖地瓜…等活動,費用比起來更划算,因關渡自然公園的場地很大很自然,六次活動有深入解說又能動手DIY有趣學習,收獲很多。

例如:學到關渡平原清明節左右會開一種小蘭花--綬草,休息時間,蔡姿邑和其它小朋友主動跑到課外教室玩含羞草、鬼針草…等。原來,對孩子們來說,一大片開闊的雜草就很好玩。

家長帶領孩子辛苦流汗,夏耘及秋收有 「成就感、開心、合作、記憶、感恩」,以及自然觀察活動,這些活動對家庭成員平日生活、學習、情感表達或工作有那些不一樣的小改變,請幫忙說明改變的小故事?

孩子的部份

姿邑不會多拿飯菜,吃多少拿多少
如果爸爸飯沒有吃完,姿邑會提醒爸爸「每粒米得來不易、農夫很辛苦。」
獨生女透過混齡團體活動學習分享與照顧,例如收割時會告訴年紀比較小的妹妹說:「這邊給妳割」,打穀時也會互相幫忙第四組成員
主動自然觀察比課本知識學習來得深刻。

媽媽的部份

1.孩子參加暑假關渡自然公園兩天三夜活動,擔心孩子會不會洗澡、吃飯,然而,她到第三天活動快結束才打電話回家。孩子真的長大、獨立。

2.雖然知道孩子長大,媽媽關愛仍是無盡,以前孩子的課本是放在學校,現在改放在家裡,會擔心孩子每天上課是否能把課本帶齊準備好。媽媽也在學習適時放手,抓大原則關心就好。

姿邑說:「關渡自公園和工作人員真的很棒,農夫很辛苦,我學到很多東西、很好玩。」我問她:「妳說農夫很辛苦,那沒人敢來當農夫。」她說:「我的意思不是這樣,而是知道辛苦後,大家可以輪流去幫忙農夫,讓他們不會很辛苦。我們要勤勞不要偷懶,賺多少錢也要注重品質。」

姿邑從幼稚園開始就常常畫農夫,畢竟都市長大,還曾在田裡踩爛西瓜。目前台南鹽水外婆家還有稻田。姿邑的暑假作業是將斑文鳥活動做成圖文並茂的「快樂小農夫」記錄。高雄阿祖笑說:「當年種田做到怕,如今說種田很好玩」。確實,真正務農有「辛苦和嚴苛」的部份,畢竟「燃起興趣」已是成功的第一步,希望這些家庭未來持續「熱情」,即使面臨「食農教育推廣---辛苦和嚴苛」部份,也能自己找到內心好玩、幸福的平衡點,和前進的行動力。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9.12

林如貞

加入時間: 2008.09.12
1,642則報導
157則影音
2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超好吃~惠美的月桃鹹粽

2024-06-17
瀏覽:
2,240
推:
0
回應:
0

行天宮水田生態學員_忠義稻田

2024-06-14
瀏覽:
4,204
推:
0
回應:
0

外籍生在農民市集買台灣好米

2024-06-11
瀏覽:
3,401
推:
0
回應:
0

只有一路陪伴的人才能吃到難得的日曬米

2024-05-31
瀏覽:
3,403
推:
0
回應:
0

草鴞~萬俊明導演台大演講

2024-05-28
瀏覽:
3,669
推:
0
回應:
0

外籍生在農民市集學習台灣文化

2024-05-20
瀏覽:
3,329
推:
0
回應:
0

媽媽的米嫁妝

2024-05-16
瀏覽:
5,485
推:
35
回應:
0

外籍生假日農夫 Foreign student holiday farmer

2024-05-07
瀏覽:
4,597
推:
0
回應:
0

關渡自然公園斑文鳥家族「食農文化體驗營隊」「夏耘和秋收」--家庭回饋(一)--士東國小蔡姿邑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86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86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