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和菜,建築未來生活新厝邊

嵌入:
文字-A A +A

 在追求永續生態發展的今日,「魚菜共生系統」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目前世界上,將系統與建築結合的案例仍舊少見,淡江大學建築所碩士生鄭筱微選擇臺北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萬華區,作為研究基地,在保留巷弄紋理的原則下,為老屋注入新生命.

 「一開始我很關心食物的問題,而如何透過建築,居住得健康是我比較注重的,所以我由食物下去做研究然後再透過種植的過程,讓人可以輕易得到新鮮的食物」為了研究魚菜共生系統與建築之間的連結性,鄭筱微不僅以國外案例作為參考,更學習水耕和土耕,並費時三個月進行魚菜共生系統的實驗.「希望透過魚菜共生這個系統置入到住宅裡面,影響你周遭生活環境,然後鄰居看到你有這套系統,他也會跟著你學,隔壁鄰居又看到也會跟著學,進而影響到整棟住宅,甚至是整區然後再到整個城市,造成一系列一連串的改變.」鄭筱微說.

  她觀察萬華區的五層樓老舊公寓,格局狹小.樓層陰暗,因此在置入農場的過程中,設計良好的通風和採光,以蓄水池作為中介,將一般用水和系統用水分離,更讓電梯設備加入魚菜共生系統,讓水可以藉此形成循環.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賴怡成認為,鄭筱微敏銳地觀察到1960年代的老房屋,其所形成的都市意象值得保留,而魚菜共生的注入創造未來都市自給自足的可能性,此外歷史悠久的台北西區如何與台北東區維持平衡,魚菜共生系統也能為此帶來正面影響.

  建築設計來自對生活的想像,鄭筱微讓生態進入生活,在不斷追求進步的社會下,人類能活得健康.快樂。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14.07.05

Jing Chuang

加入時間: 2014.07.05
3則報導
3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34

巴西Capoeira舞出智慧生活

2014-07-28
瀏覽:
2,200
推:
105
回應:
0
2:14

廢物再利用 打造環保新創意

2014-07-14
瀏覽:
1,473
推:
5
回應:
0

魚和菜,建築未來生活新厝邊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86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86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