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變、遷—後山砌石

2008/10/14 22:57
13,538次瀏覽 ・ 0次分享 ・ 7則留言
PeoPo推 18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慈大公民台 林建利 盧天福 花蓮報導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是一個典型農業聚落。早在日據時代,村裡的人們就運用智慧就地取材,利用一顆顆堅硬的石頭相互交疊,堆砌起百年不倒的砌石田埂,來鞏固自家的農田。但從六○年代開始,這具有村落獨特草根魅力的砌石,卻面臨了被空心磚取代的困境。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是一個典型農業聚落。早在日據時代,村裡的人們就運用智慧就地取材,利用一顆顆堅硬的石頭相互交疊,堆砌起百年不倒的砌石田埂與圍牆,來鞏固自家的土地。

       

      砌石圍牆雖然環保、美觀又耐用,但在石縫間,偶爾有青蛙等生物居住,加上砌石比一般圍牆佔地廣所以,從六○年代開始,這具有村落獨特草根魅力的砌石,在縣政府的鼓勵下,面臨了被空心磚取代的困境。

      多年後,當初用來取代砌石圍牆的空心磚,卻因無法承擔風雨侵蝕而漸漸腐壞。居民的安全成為一大隱憂,更有孩童被塌落的空心磚壓到而受傷。

       

      為了補救空心磚帶來的問題,於是近幾年南華村開始舉辦,砌石技法的研習課程。希望能在老師傅逐漸凋零前,將這特殊技藝傳承下去。

      在目前有體力教導砌石工法的老師傅所剩無幾的情形下,如何有效將砌石技藝傳承下去,成為目前的重要問題。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阿七 (未驗證) ・ 2008/10/15 16:51

      推!

      維護在地文化
      政府總是做表面

      值得省思~

      禮坊 (未驗證) ・ 2008/10/26 10:41

      沒想到東部有此
      這麼美好的文化資產應該讓它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