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楊馥菊 /台北報導】
隨著報禁的開放,有線電視普及化,以及大量外資進入台灣的媒體產業投資,在這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媒體為了吸引更多觀眾、為了搶攻收視率,在內容上多呈現煽色腥的型態,但是,這些不當的新聞內容是否對一般民眾有幫助呢?是否只是媒體餵食社會大眾又鹹又辣的口味呢?
輔仁大學歷史系楊同學表示:我以一個大學生的角度來看這個社會,現在媒體雖然多元報導,卻為了所謂的收視率,造成現在報導不實的現象,我非常痛心,因為我看到一篇新聞,如果它是作假的新聞,我會覺得這個社會是病了嗎?那我所要的真正的真新聞到底在哪裡?可以給我一個答覆嗎?
因此,媒體識讀教育更顯得重要,政府更應該從國小時期就開始推動這項技能,才能讓民眾更加了解台灣的媒體生態,進一步可以辨別出媒體所呈現的意涵。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其實一開始的破題非常有趣,但是可以更緊湊一點。
很用功,資料豐富,除了大學生的訪談,如果個案多一些,內容就更豐富。
菊表妹加油!
努力邁向台灣第一公民記者之路
僅管社會大眾已經開始對電視新聞羶色腥充斥的現象口誅筆伐,整體來講,台灣電視新聞媒體在這方面並沒有明顯的改進.因此,想要改善媒體亂象,若無適當的規範,光靠媒體自律,高談新聞淨化,成效有限,只怕淪為空談
小小台灣一塊蕞爾之島,哪來那麼多新聞塞滿這麼多的新聞時段?新聞重播了又重播、主播明星化、新聞綜藝化、新聞畫面題材羶色腥,造成搶攻收視大餅的惡性循環.新聞的惡質化出現一個弔詭的現象:連電影都有分級制度,為什麼報導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且二十四小時不停播放的電視新聞卻反倒充斥著色情、暴力與不雅的畫面呢?